李冲冲
- 作品数:6 被引量:53H指数:5
- 供职机构:浙江万里学院生物与环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 鱼粉加工副产物中鱼油的精炼及其脂肪酸组成分析被引量:12
- 2015年
- 对鱼粉加工副产物中鱼油的精制进行研究,得到鱼粉加工副产物中鱼油精炼的最佳工艺:添加1%磷酸(体积分数60%)脱胶,3%Na OH(质量分数12%)溶液脱酸以及15%活性炭脱色,在85℃条件下减压蒸馏脱臭10 min。在精炼过程中,鱼油中饱和脂肪酸含量下降,其他脂肪酸含量变化较小。所制备鱼油的理化指标均达到精制鱼油一级要求,其中多不饱和脂肪酸总含量达到0.69 g/m L,二十二碳六烯酸和二十碳五烯酸含量分别为0.229 g/m L和0.121 g/m L。
- 李冲冲李子豪柳余莉戚向阳
- 关键词:脂肪酸组成精炼二十二碳六烯酸二十碳五烯酸
- 鱼油微粉的制备及其稳定性分析被引量:5
- 2021年
- 为优化鱼油微粉的制备工艺以及初探其稳定性,本文以鱼粉加工副产物富集所得鱼油为原料,筛选复合壁材,研究喷雾干燥法制备鱼油微粉的工艺条件,考察芯壁比、固形物浓度、乳化温度、进风温度、喷雾压力、进料流量等因素对鱼油微胶囊效果的影响,并测定鱼油微粉的微观结构、溶解性及稳定性。结果表明,壁材选择阿拉伯胶/β-环糊精/玉米糖浆(质量比2:1:6)效果较好,微粉制备的最适工艺参数为:芯壁比32%、固形物浓度25%、乳化温度52℃、进风温度206℃、喷雾压力35 MPa、进料流量300 mL/h,此条件下制得的鱼油微粉包埋率达92.66%。微粉颗粒表面光滑,无破裂或孔洞,且水溶性好。鱼油微粉的贮藏稳定性显著高于未微胶囊化的鱼油(P<0.05),且添加抗氧化剂的微胶囊鱼油具有更好的抗氧化能力。
- 曹少谦李冲冲李冲冲戚向阳戚向阳
- 关键词:鱼油微粉稳定性溶解性
- 鱼粉加工压榨液中EPA和DHA富集工艺优化及其特性分析被引量:7
- 2021年
- 为富集鱼粉加工压榨液中EPA和DHA,采用尿素包合和分子蒸馏相结合的方法对EPA和DHA进行富集,并优化工艺,同时对富集后鱼油进行理化指标及脂肪酸分析。结果表明,尿素包合条件为:尿素/鱼油1.5∶1 (m/m)、溶剂/鱼油6∶1 (v/m)、结晶温度0℃、结晶时间15 h、包合次数1次;分子蒸馏条件为:蒸馏温度110℃、刮膜器转速250 r/min、进料速率3 mL/min、压力5 Pa、二级蒸馏。联合采用尿素包合和二级分子蒸馏可使精炼鱼油中EPA和DHA含量由22.68%提高到87.50%,且EPA/DHA约为0.58,富集后鱼油理化指标均达到精制鱼油一级标准。
- 曹少谦孙程秦伟力褚盈雁李冲冲李冲冲戚向阳戚向阳
- 关键词:EPADHA
- 罗汉果皂甙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被引量:7
- 2016年
- 为了深度研究罗汉果皂甙的抗氧化活性,采用DPPH法、ABTS法、FRAP法、ORAC法对6种不同罗汉果皂甙类化合物的清除自由基和铁离子还原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6种罗汉果皂甙类化合物均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但在不同抗氧化体系中的活性有所差别。其中罗汉果皂甙ⅡA2清除自由基和铁离子还原能力最强,其次为罗汉果皂甙Ⅴ和罗汉果皂甙Ⅵ,而罗汉果皂甙Ⅲ、罗汉果皂甙Ⅳ、11-氧化-罗汉果皂甙Ⅴ的抗氧化能力与其所在的抗氧化体系有关。综上,罗汉果皂甙是一种有开发价值的天然抗氧化剂。本研究结果为罗汉果资源的深度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 邹健陈秋平刘合生柳余莉李冲冲戚向阳宋云飞
- 关键词:罗汉果皂甙DPPH法
- 罗汉果皂甙粗提物抗氧化活性的研究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研究罗汉果皂甙粗提物的抗氧化活性,为罗汉果的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理论依据。方法:采用DPPH法、ABTS法、FRAP法、ORAC法和抗油脂(花生油、猪油)氧化法对罗汉果皂甙粗提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结果:罗汉果皂甙粗提物具有较好的清除自由基(DPPH、ABTS和ORAC)、铁离子还原(FRAP)和抗油脂氧化的能力。随着粗提物浓度的增加,其抗氧化能力增加,并呈良好的线性关系。食用油脂中添加罗汉果皂甙粗提物后,油脂的氧化速度显著降低,货架期延长。结论:罗汉果皂甙粗提物是一种有开发价值的天然抗氧化剂。
- 邹健王程程柳余莉杨文康李冲冲陈秋平戚向阳
- 关键词:清除自由基油脂抗氧化
- 杨梅多酚粗提物对α-葡萄糖苷酶体外抑制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7
- 2016年
- 【目的】研究杨梅多酚粗提物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方法】利用分光光度法和荧光光谱法探讨杨梅多酚粗提物体外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结果】杨梅多酚粗提物对α-葡萄糖苷酶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IC50值为1.562 mg·L^(-1),优于阿卡波糖的IC50值(164.186 mg·L^(-1))。动力学分析及荧光光谱法分析表明,杨梅多酚粗提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为混合型抑制,可对α-葡萄糖苷酶内源性荧光产生强烈的静态猝灭作用。【结论】杨梅多酚粗提物对α-葡萄糖苷酶具有抑制作用,可作为降糖功能因子进行开发。
- 柳余莉杨文康刘合生陈秋平李冲冲戚向阳黄明明
- 关键词:杨梅多酚Α-葡萄糖苷酶荧光猝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