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兴
- 作品数:7 被引量:27H指数:4
-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递增阶梯电价的分档电量政策评价及其优化设计被引量:5
- 2017年
- 本文研究了中国各地递增阶梯电价分档电量的制定情况,探讨了各地阶梯分档电量设置的合理性,进而对不合理之处进行归类,并提出了分档电量机制的再设计。本文通过理论模型描述了中国各地分档电量的构造、特征及成因,并基于CFPS数据,通过反事实场景的构建,使用截面门槛模型及Stone-Geary函数分别估计了全国以及各地第一、第二阶梯分档电量的理论值。本文主要的研究结论是:所有地分档电量的整体结构都需要定期进行动态调整,其中,大多数地区第一阶梯分档电量均需提升但幅度相对较小,第二阶梯分档电量的设置需要首先分离出与居民生活无关的用电量,再根据本地特点谨慎调整。
- 刘自敏李兴
- 关键词:门槛
- “双碳”目标下中国电力市场的无谓损失与价格机制被引量:6
- 2022年
- 降低电力市场无谓损失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在对中国城市层面电力市场无谓损失及其比率进行理论推导与实际测算的基础上,基于2006—2019年中国工业与居民用电量价与城市面板合并数据,使用份额移动(shift-share)法构建电力市场无谓损失的工具变量,量化研究了以无谓损失率为测度指标的电力市场无谓损失与碳排放之间的因果关系,并通过场景模拟对“双碳”目标下电力市场中工业与居民电价进行了优化设计。研究结果表明:(1)电力价格扭曲导致电力市场无谓损失增高,而随着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启动,2019年电力市场无谓损失率相对2015年下降约34%;(2)电力市场无谓损失的上升会显著推动碳排放量的增加,并且在东部地区、非碳市场试点地区以及人口规模较大地区的作用强度更大;(3)场景模拟表明,为实现2030年“碳达峰”目标,电力市场中工业电价下降至0.64元/度的同时,居民电价至少需要上升至0.55元/度。本文从电力市场的视角出发,对“怎么‘立’”“如何‘破’”等碳达峰行动中的关键问题尝试进行了回答。
- 刘自敏李兴
- 关键词:电力市场无谓损失
- 积极减少交叉补贴 降低工商业用能成本
- 2018年
- 我国电力价格不是依据成本定价,而是根据历史水平、社会稳定、居民承受力以及行政机制等因素决定,因此在电力行业内不同类型用户间存在严重的交叉补贴。在中国经济发展的进程中,电力交叉补贴曾起到扩大居民用电数量、增强弱势群体的用电支付能力、促进电力普遍服务的推进与完成等积极作用,然而,随着我国电力体制改革以及市场化的深入,电力交叉补贴的种种弊端逐渐显露,并阻碍了改革成果的进一步扩大。
- 刘自敏李兴
- 关键词:交叉补贴居民电价工业电价工商业居民用电工业用户
- 绿色低碳转型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来自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证据被引量:2
- 2024年
- 采用2010~2022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年报数据,结合文本分析方法识别绿色低碳转型企业,并通过倾向得分匹配基础上的渐进双重差分模型(PSM-DID)实证检验绿色低碳转型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绿色低碳转型显著提升了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绿色低碳转型带来的技术创新水平提升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转型成本,同时有效缓解了融资约束问题和促进行业竞争,从而助力转型企业实现经济和环境目标双赢;绿色低碳转型对不同企业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对国有企业、高污染行业企业的环境绩效提升作用明显,而对非国有企业、其他行业企业的财务绩效提升作用更强,相较于其他地区,对以工业为主导的地区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提升效应稍弱。因此,需加快完善相关政策体系,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制定差异化财政政策和规制措施,引导更多企业走绿色发展之路。
- 吴志祥李兴
-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
- 中国碳市场的价格有效性评估与优化设计研究
- 2025年
- 实现碳排放权交易价格有效性预测与设计是稳定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基础。在利用机器学习预测碳排放权交易价格的基础上,对碳市场的碳价进行了评估与设计。以湖北碳交易市场碳价格为例,基于2014-2022年的碳交易价格日度数据,构建混合遗传粒子群神经网络(GAPSO-BP)定价模型,对碳达峰目标下的区域碳市场及全国统一碳市场的碳价进行有效性评估与优化设计。研究发现:GAPSO-BP模型预测的碳交易价格误差小,通过使用更高精度的GAPSO-BP模型对变量进行降维筛选,发现经济发展水平和太阳能、天然气、煤炭能源价格对碳价格影响最大。场景分析显示,发展绿色清洁能源在经济高速增长的情况下碳交易价格效果最好,在经济中等发展的情况下会受到抑制,在经济低速发展的情况下效果不显著。基于碳达峰目标,通过比较试点碳市场的现有平均价格和模拟预测的平均价格,评估出天津碳试点的碳价最为有效,而上海碳试点的碳价有效性最差。为顺利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目标,全国统一碳市场最优碳价应设定为50.27元/吨较为合适。基于研究结论,从宏观调控决策因素、发展绿色清洁能源、考虑区域碳减排成本差异和建立相应的配额缓冲机制提出具体建议,为顺利实现试点碳市场与全国碳市场有效衔接及碳达峰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支撑与路径选择。
- 刘自敏李莉李兴
- 关键词:碳市场
- 企业ESG表现与融资约束——基于信息披露数量与质量的再讨论被引量:8
- 2024年
- 在气候变化日益受到关注的背景下,实现企业发展与资本市场的良性互动,不仅可以有效满足企业发展的资金需求,也有助于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双碳目标。本文在信号传递理论模型基础上,利用2010-2019年1136家上市公司数据,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分析了企业ESG表现对融资约束的影响及其非对称性。研究发现,企业的ESG表现能够显著降低自身的融资约束。机制分析表明,ESG表现能够降低企业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且ESG信息披露数量和质量的作用存在不同,现阶段提升企业信息披露质量的效果会优于提升信息披露数量。同时,ESG表现对企业不同融资方式具有明显的非对称影响,在抑制内部融资的同时会缓解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企业需要权衡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之间可能的冲突。本文为政府制定企业信息披露政策、引导社会责任投资提供了有益的实证证据和决策指导。
- 崔志伟刘自敏田露露李兴
- 关键词:融资约束信号传递
- 阶梯电价、回弹效应与居民能源消费——基于CFPS数据的分析被引量:6
- 2018年
- 基于2010~2014年CFPS数据,利用价格分解模型分析了阶梯电价政策对居民家庭用电回弹效应的影响效果及机制。研究发现:虽然总体上均表现为逆反效应,但政策实施后的逆反效应相对政策实施前更低;政策对城市与农村、高耗电省份与其他省份都有显著的限制回弹效应的效果;对处在第三阶梯用电家庭用电回弹效应限制作用明显,使得高耗电家庭接近零回弹,有效实现了阶梯电价控制高阶梯电力用户奢侈性用电消费的目标。
- 刘自敏李兴
- 关键词:阶梯电价回弹效应逆反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