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波
- 作品数:2 被引量:53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黔中隆起及其周缘地区下古生界油气勘探前景与方向被引量:20
- 2008年
- 黔中隆起位于上扬子板块东南缘,经历了前震旦纪基底形成、早震旦世裂谷、晚震旦世—志留纪被动大陆边缘、泥盆纪—中三叠世陆内裂谷与克拉通盆地和晚三叠世—第三纪陆内盆地5大演化阶段。该区具有较好的成油气地质条件;发育上震旦统陡山沱组泥页岩和下寒武统牛蹄塘组泥页岩两套区域烃源岩及下奥陶统湄潭组和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局部泥页岩烃源岩,具有很强的生烃潜力;发育上震旦统灯影组白云岩、寒武系金顶山组碎屑岩、高台组—娄山关组碳酸盐岩和下奥陶统—下志留统储层;而牛蹄塘组泥岩和娄山关组膏盐白云岩与上二叠统龙潭组含煤泥岩是该区区域性盖层,湄潭组、龙马溪组为局部盖层;该区保存条件复杂,燕山、喜山构造运动对早期油气藏的改造和破坏较大,是该区油气成藏的主要控制因素,也是该区油气勘探的主要风险所在。研究认为该区油气勘探潜力较大,而安顺凹陷、三塘—百兴凹陷和黔西凹陷整体油气保存条件较好,为最有利天然气勘探区带。
- 杨长清岳全玲曹波
- 关键词:勘探前景下古生界黔中隆起
- 龙门山造山带与川西前陆盆地耦合关系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被引量:33
- 2008年
- 以盆地构造-沉积分析为手段,研究了印支期以来川西前陆盆地与龙门山造山带的耦合关系,探讨了川西前陆盆地的构造演化及其对油气藏的控制作用。认为龙门山造山带是经历了印支期、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多期、多类型推覆叠加而形成的复杂地质体,因而造成川西前陆盆地经历了前陆、坳陷、再生前陆的沉积充填过程;该区盆山耦合模式主要为剖面上的前展式逆冲双重构造,平面上表现为NE构造带和近EW向的横断层;造山带和盆地的共同演化不仅形成了多套烃源岩,而且控制了油气保存与有效成藏区带。逆掩推覆带和前陆坳陷带是油气勘探的有利区带。
- 杨长清刘树根曹波李书兵李旻
- 关键词:盆山耦合油气成藏龙门山造山带川西前陆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