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毅

作品数:1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水利部现代水利科技创新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植被
  • 1篇植被覆盖
  • 1篇水沙
  • 1篇情景
  • 1篇情景模拟
  • 1篇丘陵
  • 1篇丘陵沟壑区
  • 1篇小流域
  • 1篇黄土丘陵
  • 1篇黄土丘陵沟壑...
  • 1篇沟壑

机构

  • 1篇河海大学
  • 1篇黄河水利科学...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江苏省水文水...

作者

  • 1篇史学建
  • 1篇陈喜
  • 1篇姚文艺
  • 1篇杨涛
  • 1篇陈界仁
  • 1篇黄国如
  • 1篇周毅
  • 1篇徐毅

传媒

  • 1篇中国水土保持...

年份

  • 1篇2008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黄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水沙侵蚀过程的情景模拟分析
2008年
在黄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侵蚀水沙耦合数学模型基础上,以黄河中游典型流域岔巴沟流域为研究对象,根据工程水文学设计暴雨的方法生成各种假设暴雨过程,在固定下垫面不变的条件下,进行模拟计算并分析流域100年一遇、50年一遇和10年一遇设计暴雨的产流产沙效应。在几种不同的假设植被覆盖度下,分别模拟计算同一场典型暴雨在不同植被覆盖条件下的水沙侵蚀过程。模拟结果表明:1)根据岔巴沟流域100年一遇(P=0.01)、50年一遇(P=0.02)和10年一遇(P=0.1)设计暴雨3种情景下的水沙计算特征可知,100年一遇降雨(P=0.01)对应的洪峰流量和沙峰分别为805 m3/s和77.5万kg/s,50年一遇降雨(P=0.02)对应的洪峰流量和沙峰分别为595 m3/s和50.2万kg/s,10年一遇降雨(P=0.1)对应的洪峰流量和沙峰分别为108 m3/s和12.1万kg/s,根据以上计算结果可大致推断1970—2000年的绝大多数侵蚀观测场次的水沙重现期在10年一遇和50年一遇之间;2)该流域植被覆盖度的减水减沙效应显著,增加25%植被覆盖将减少水量73%和沙量84%,而减少25%的植被覆盖将增加29.9%的径流和18.6%的泥沙。不同降雨和植被覆盖条件下的水沙侵蚀过程情景模拟分析结果可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流域水土保持工程规划与设计提供依据。
杨涛陈界仁周毅姚文艺陈喜史学建徐毅黄国如
关键词:植被覆盖情景模拟黄土丘陵沟壑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