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秋晨

作品数:11 被引量:105H指数:7
供职机构:山东省人民政府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气象局重点科研课题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6篇微波辐射计
  • 6篇辐射计
  • 5篇降水
  • 4篇滴谱
  • 4篇地基微波辐射...
  • 4篇雨滴谱
  • 3篇反演
  • 2篇短时强降水
  • 2篇液态水
  • 2篇水汽
  • 2篇水汽含量
  • 2篇强对流
  • 2篇强降水
  • 2篇综合水汽含量
  • 2篇冰雹
  • 1篇登陆
  • 1篇地基
  • 1篇地面降水
  • 1篇对流云
  • 1篇对流云降水

机构

  • 11篇山东省人民政...
  • 3篇山东省气象局
  • 2篇山东省气象信...
  • 1篇中国气象局

作者

  • 11篇张秋晨
  • 8篇龚佃利
  • 7篇王俊
  • 2篇张洪生
  • 2篇张佃国
  • 2篇王洪
  • 2篇崔雅琴
  • 2篇刘泉
  • 1篇张秋晨
  • 1篇丛春华
  • 1篇侯淑梅
  • 1篇姚展予
  • 1篇张骞

传媒

  • 2篇高原气象
  • 1篇气象
  • 1篇大气科学
  • 1篇气象科技
  • 1篇应用气象学报
  • 1篇干旱气象
  • 1篇气象与环境学...
  • 1篇暴雨灾害
  • 1篇海洋气象学报
  • 1篇第34届中国...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短时强降水和冰雹云降水个例雨滴谱特征分析被引量:18
2021年
为了更好地理解暖云和冷云过程影响下雨滴谱和降水积分参数分布特征的差异,利用Parsivel激光雨滴谱仪和CINRADA/SA多普勒雷达观测资料,分析了两次强对流性降水(一次短时强降水和一次伴随降雹的飑线对流带降水)雨滴谱特征,研究表明:(1)短时强降水的对流降水雨滴谱谱型包括单峰谱(峰值直径0.2~0.3 mm)、双峰谱(峰值直径0.9 mm和2.0 mm)和多峰谱(粒子直径1.0 mm和2.0 mm同时出现第二、三峰),显示暖云中雨滴碰并、碰撞-破碎机制对雨滴谱形成有重要影响。归一化Gamma函数的截距参数和平均质量加权直径(lgN_(w)-D_(m))分布显示短时强降水的雨滴谱具有大陆性对流降水特征;Z-R关系与新一代多普勒雷达的Z-R关系接近。(2)伴随冰雹的飑线对流降水雨滴谱主要是单峰谱(峰值直径0.2~0.7 mm),缺少较大直径的第二峰,有较多的小和较大直径粒子,大于峰值直径的粒子分布曲线是向上凹的。lgN_(w)-D_(m)分布显示比大陆性对流降水的雨滴谱有更大D_(m);Z-R关系具有较大的指数和系数,明显偏离新一代多普勒雷达的Z-R关系。表明冷、暖云过程的差异导致地面雨滴谱和积分参数之间有明显不同。(3)尺度律方法分析发现,短时强降水主要雨滴谱的广义函数g(x)可以是指数函数、也可以是形状因子小于1.0的Gamma函数,而伴随冰雹的强降水雨滴谱广义函数更适合形状因子小于0的Gamma函数。
王俊王俊王洪张秋晨龚佃利
关键词:强降水冰雹
山东省三个不同区域降水雨滴谱特征的对比分析
2023年
为了解山东黄河三角洲、内陆和沿海三个区域降水的微物理特征差异,以垦利、平阴和胶南3站为代表,利用2017—2020年降水雨滴谱资料,对3站不同雨强(R)、不同降水类型的雨滴谱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在6个R级别中,3站平均雨滴谱的谱型、谱宽和各级别降水量对总降水量的贡献均存在一定区别。(2)在层云降水中,平阴站、胶南站雨滴谱参数较接近,而在对流云降水中3站均存在差异。(3)比较3站标椎化截距参数(log10Nw)和质量加权平均直径(Dm)表明,层云降水中垦利站log10Nw数值最低;与国内外其他站点相比,平阴站log10Nw-Dm散点分布与在韩国首尔的观测结果较为接近。(4)Gamma分布斜率参数(λ)和形状因子(μ)的拟合曲线具有局地性特征。根据3站μ、λ随R变化趋势,可将R=10 mm·h^(-1)作为层云-对流云降水的分类指标,R增大至100 mm·h^(-1)以上,3站μ值均趋向于1~2 mm^(-1),λ值均趋向于2。(5)拟合雷达反射率因子(Z)与R关系(Z=ARb),气象业务雷达内置Z=300R1.4会高估垦利站、平阴站降水量,低估胶南站降水量,Z-R关系中系数A、指数b在对流云、层云降水中均有一定差异。
张秋晨张秋晨
关键词:降水雨滴谱Z-R关系
新探测仪器资料在短时强降水过程中的应用被引量:13
2016年
结合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观测,利用德国RPG-HATPRO-G3型14通道并行地基微波辐射计观测的温度和液态水路径数据、THIES公司THIES CLIMA LNM型地面激光雨滴谱仪获取的地面雨强资料,综合分析了2015年8月3日济南短时强降水天气过程逆温层分布特征、液态水路径变化、雨滴谱特征分布及拟合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受强对流降水过程中的潜热增温作用,大气中存在逆温层,且较强;液态水含量存在较强的短时积聚现象,降水前液态水含量路径起伏较大,跃增非常明显,伴随降水强度的减弱,液态水路径起伏减小;整个降水过程中,前期雨滴谱呈现双峰分布,强降水和后期降水为单峰谱,雨滴谱特征符合Gamma分布。
崔雅琴张佃国龚佃利王洪张骞刘泉张秋晨
关键词:微波辐射计
山东夏季两次极端雨强暴雨的滴谱特征研究被引量:3
2023年
利用Thies激光雨滴谱仪观测的两次极端雨强暴雨的雨滴谱资料,结合CINRADA/SA多普勒雷达观测资料,分析了极端雨强对流降水雨滴谱和积分参数特征、以及地面雨滴谱的形成机制,主要结论为:(1)两次过程都是受副热带高压外围西南气流与西风槽共同影响,具有高温高湿的特点,有利于强降水的产生。(2)强对流降水(雨强R>20 mm h-1)雨滴谱参数lg Nw、D0与雨强R关系显示,2015年8月3日参数D0随着R增大很快增大,线性拟合线的斜率较大,lg Nw随着R增大逐渐减小,线性拟合线的斜率为负值;2017年7月26日D0和lg Nw与R都是正相关,但D0和lg Nw随着R增大较缓慢地增大,线性拟合线的斜率较小。强对流降水雨滴浓度NT与雨强R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幂函数拟合,8月3日有较大系数和较小指数,7月26日有较小系数和较大指数。(3)不同雨强的对流降水平均雨滴谱分布显示,8月3日随着雨强增大(R>50 mm h^(-1)),直径1~3 mm中小粒子数密度相差不大,直径3~6 mm大雨滴的粒子数密度明显增大,对流降水Z–R关系有较大指数(1.61);7月26日随着雨强增大各直径档的粒子数密度基本同时增大,对流降水Z–R关系有较小指数(1.25)。综合各种参数与雨强关系和平均雨滴谱分布特征判断,8月3日强对流降水雨滴谱属于典型的尺寸控制雨滴谱特征,而7月26日对流降水属于浓度—直径混合控制的雨滴谱特征。(4)雨滴谱归一化Gamma函数参数Nw–D0分布显示,两次对流降水都具有典型大陆性对流降水雨滴谱特征,对流降水主要属于冰相对流降水雨滴谱,但8月3日过程有较多雨滴谱属于冰相—暖雨混合对流降水雨滴谱特征。
王俊王俊姚展予侯淑梅张秋晨龚佃利
关键词:雨滴谱尺寸控制
山东济南地区2015年大气边界层逆温特征被引量:19
2017年
利用德国RPG地基微波辐射计观测数据,首先对比分析探空和微波辐射计观测数据,计算2种数据的偏差和均方根误差,检验地基微波辐射计观测数据的可靠性,然后结合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分析2015年济南地区大气边界层逆温特征。结果表明:(1)降水天气过程对微波辐射计观测数据有一定影响,无降水天气过程时2种数据有很好的一致性;(2)2015年济南贴地逆温月平均出现频率为84.9%,其中2、9、10、12月出现频率为100%。夏季由于大气层结不稳定、对流旺盛,贴地逆温较弱,出现频率仅为46.6%;(3)2015年济南悬垂逆温出现频率较小,其中4月出现频率最大(仅为30%);(4)贴地逆温层厚度全年分布不均匀,最大为900 m,伴随夏季到来,逆温温差变小,夏季结束,温差变大,最大温差为4.6℃;逆温强度春季最大,强度可达6级,夏季最小,仅为1级,其他季节为3级;(5)悬垂逆温层冬季最高,顶高可达2 000 m,温差有较大差异,冬季最大温差为8.0℃,夏季温差较小,最小温差为0.5℃,逆温强度不大,最大强度为2级。
张佃国王洪崔雅琴刘泉龚佃利张秋晨
关键词:微波辐射计
山东北部一次夏末雹暴地面降水粒子谱特征被引量:19
2021年
为了更好地认识雹暴等强对流降水的微物理特征,利用降水现象仪观测资料和CINRAD/SA-D双偏振天气雷达的粒子相态识别和反射率因子等产品,分析2019年8月16日出现在山东北部的一次雹暴降水的雨、冰粒子谱(包括直径2~5 mm的霰粒子和直径大于5 mm的冰雹)的识别以及雨滴谱的演变特征,结果显示:济南双偏振天气雷达0.5°仰角PPI上在德州和陵县观测点附近识别的粒子主要为雨滴,临邑为冰雹加大雨;安装在3个观测点的降水现象仪均识别出少量冰粒子,3个观测点的冰粒子谱数密度低、分布不连续。雹暴降水开始阶段,出现少量大雨滴,这是风的筛选和蒸发作用导致的雨滴谱,具有低的小粒子数密度和较多大雨滴;雹暴强降水增大阶段,雨滴谱特征是小雨滴数密度偏低、大雨滴较多,即总的雨滴浓度低、雷达反射率因子高;雨强减弱阶段,小雨滴数密度显著增大、大雨滴数密度偏少,即总的雨滴浓度显著增大,但雷达反射率因子偏低。
王俊王文青王洪张秋晨龚佃利杨学斌
关键词:雹暴冰雹
RPG-HATPRO-G3地基微波辐射计反演产品评估被引量:18
2017年
RPG-HATPRO-G3地基微波辐射计采用"多通道并行测量技术",性能稳定,反演精度高。应用该微波辐射计和常规L波段探空数据,比较了微波辐射计反演数据与探空测值的差异。结果表明:温度、水汽密度与常规探空资料比较有很好的线性相关性,对仪器维护后可以提高数据质量;相对湿度数据离散度较高。比较无降水时不同高度下微波辐射计反演数据的精度,温度在1 000 m以下低层平均误差和均方根误差较小;水汽密度的平均误差和均方根误差均为近地面较大,随高度而减小;相对湿度的平均误差和均方根误差都明显较大,温度和水汽密度的准确性高于相对湿度。降水时不同高度的温度、水汽密度和相对湿度的平均误差和均方根误差变化趋势均与无降水时相似,但是误差值明显偏大;降水时反演温度在2 000 m以下误差较小,水汽密度在3 000 m以下反演值较探空测值大,相对湿度在降水时的误差较大。
张秋晨龚佃利冯俊杰
关键词:地基微波辐射计
基于地基微波辐射计反演的济南地区水汽及云液态水特征被引量:21
2017年
基于德国RPG公司研制的14通道地基微波辐射计(RPG-HATRPO-G3)反演的2014年10月至2015年9月济南地区的水汽和液态水产品,分析了济南地区水汽和云液态水不同季节的月变化、日变化特征及其在强对流天气与小雨天气中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2014年10月至2015年9月济南地区柱大气积分水汽量(Integrated Water Vapour,IWV)具有明显的月变化特征,其变化趋势与多年(1981—2010年)月平均降水量相关性较好,IWV夏季最高、冬季最低,四季IWV均具有弱的日变化特征,四季IWV标准偏差按照夏季、秋季、春季、冬季的顺序递减。对于济南地区春季、夏季、秋季3个季节有云无雨和降水前后液态水路径(Liquid Water Path,LWP)的数据,春季LWP可用数据量最少,夏季LWP可用数据量最多;月LWP在0—200 g·m^(-2)范围内的数据占总数据的比例最多,LWP数值越大,其所占比例越小。月LWP大于1000 g·m^(-2)数据的比例随着夏季的临近和降水量的逐渐增加也呈增加的趋势。IWV和LWP在强对流过程发生前均明显增长,数值大于1000 g·m^(-2)的LWP数据比例为53.41%;而小雨天气发生前IWV呈波动上升的趋势,LWP仅在临近降水时才明显增大,LWP数值主要分布在0—200 g·m^(-2)之间,占总数据的比例为86.56%。
张秋晨龚佃利王俊张洪生
关键词:综合水汽含量地基微波辐射计强对流
地基微波辐射计资料在对流云降水前的变化特征初探被引量:8
2018年
基于RPG-HATRPO-G3 14通道地基微波辐射计观测的大气亮温和反演的不稳定性指数K指数(KI)、抬升指数(LI)、沙瓦特指数(SI)、总指数(TTI)和对流有效位能(CAPE)产品,分析其在2015-2016年9次对流云降水前的变化特征,并与非降水日中的变化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非降水日四季22 GHz亮温、58 GHz亮温及大气不稳定度指数均存在一定的日变化,且22 GHz亮温的日变化较明显;5种不稳定性指数夏、秋季的日变化差略大于冬、春季。9次对流云降水开始前2 h,22 GHz亮温在降水开始前34 min出现持续上升,早于58 GHz亮温出现持续下降的时间,且变化更为剧烈,其数值、变化值均大于四季非降水日均值、日变化差,对对流云降水的开始指示性较好;对流云降水开始前40 min左右,出现KI和TTI数值持续上升、LI和SI持续下降的现象,均早于CAPE出现持续上升的时间,这对于对流性降水的发生有指示意义; 5种指数的数值大小可以为对流云降水开始阈值的建立提供参考。在临近降水的-10~0 min(负值表示降水开始前时刻),22 GHz亮温、KI、SI和CAPE出现时间变化率大值的比例比其他时段高,但22 GHz亮温同时出现负变化率大值的比例也比其他时段高; KI和SI时间变化率大值的比例比CAPE高,综合考虑二者在对流云降水前的平均值出现持续变化的时间较早,KI和SI对对流云降水的指示意义较好。
张秋晨王俊李雪
关键词:地基微波辐射计对流云降水
台风温比亚(2018)登陆后雨滴谱演变特征研究被引量:5
2022年
利用河南商丘、山东肥城和寿光、辽宁旅顺和长海5个观测点的Parsivel型降水天气现象仪观测资料,分析了2018年登陆台风温比亚深入内陆后的雨滴谱演变特征,主要结果为:商丘、肥城和寿光不同雨强的平均雨滴谱类似,小雨滴浓度较高、大雨滴浓度偏低,部分平均谱具有平衡雨滴谱特征;旅顺和长海的平均雨滴谱则相反,小雨滴浓度较低、大雨滴浓度偏高,平均雨滴谱具有冰相控制雨滴谱特征。商丘、肥城和寿光的雷达反射率-雨强(Z-R)关系类似,旅顺和长海的Z-R关系类似,这两者的指数有较大差异,表明降水的微物理特征有明显不同。雨滴谱参数分布显示,商丘、肥城和寿光对流降水具有海洋性对流降水雨滴谱特征,云中微物理过程主要是碰并增长为主的暖雨过程,以及暖雨-冰相混合过程;旅顺和长海的对流降水具有大陆性对流降水雨滴谱特征,云中微物理过程主要以暖雨-冰相混合和冰相两类为主。表明“温比亚”在河南、山东虽然不断受冷空气的影响,云中微物理特征没有明显变化,但减弱成温带气旋后在辽宁沿海的云中微物理过程发生了显著改变。
王俊丛春华王洪张秋晨
关键词:雨滴谱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