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建球

作品数:3 被引量:28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3篇油气
  • 3篇成藏
  • 2篇盆地
  • 1篇东南
  • 1篇东南部
  • 1篇盐构造
  • 1篇油气藏
  • 1篇油气藏类型
  • 1篇油气成藏
  • 1篇油气分布
  • 1篇油气分布规律
  • 1篇油气运移
  • 1篇油气运移聚集
  • 1篇源岩
  • 1篇运移
  • 1篇运移聚集
  • 1篇烃源
  • 1篇烃源岩
  • 1篇气藏
  • 1篇气藏类型

机构

  • 3篇中国石化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作者

  • 3篇张建球
  • 1篇李梅
  • 1篇金爱民
  • 1篇陈安清
  • 1篇朱蓉
  • 1篇郑绍贵
  • 1篇房大志
  • 1篇胡思涵
  • 1篇饶轶群
  • 1篇楼章华
  • 1篇周亚彤
  • 1篇杨媛媛
  • 1篇米中荣

传媒

  • 1篇天然气地球科...
  • 1篇中国石油勘探
  • 1篇油气藏评价与...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滨里海盆地东南部盐上层系油气运聚规律与成藏被引量:22
2010年
从纵向上、平面上的差异性出发,通过研究滨里海盆地东南部盐上层系油气藏的成藏特点和分布规律,指出盐上层系油气运移具有以下5个明显特征:①盐体活动形成的"有效盐窗"是盐上层系获得油气的重要途径;②盐上层系油气成藏的关键时刻分别在二叠纪—三叠纪、三叠纪末—早侏罗世沉积时期、中侏罗世—白垩纪,三叠纪末期成藏期最重要;③油气在平面展布分带性强,总体趋势是盐丘核部仅发育K1、J2稠油油藏,向盐丘侧翼盐檐部位及盐间分别发育T2气藏、油气藏和T1、P2油藏;④后期的保存条件是形成盐上优质经济油气储量的关键;⑤盐岩边部的盐檐部位稳定的侏罗系覆盖之下的三叠系背斜、断背斜圈闭,是盐上最有利的勘探目标。
张建球米中荣周亚彤饶轶群
关键词:滨里海盆地油气运移聚集成藏模式
西非加蓬海岸盆地盐构造及其对成藏组合的控制被引量:6
2014年
西非被动大陆边缘盆地群是近年来全球油气资源的快速增长区。为揭示加蓬海岸盆地的油气富集规律,对盆地的构造特征、盐层序、成藏组合和油气成藏模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裂谷期、过渡期和漂移期3个演化阶段中发育的2组近于垂直的NW—SE向和NE—SW向断裂体系形成了东西分带、南北分块的盆地构造格局。盐层序是该盆地油气富集的关键因素,其流动变形形成的盐构造圈闭有利盐上油气聚集成藏;由于不发育盐滑成因的盐窗,盐层序依然保持着连片性,给盐下油气提供了良好的封盖条件。不同时期盐构造演化差异明显,康尼亚克期—始新世早期是盐构造发育的主要时期,对应于第Ⅲ枢纽带活跃期,形成了大量伸展成因的盐构造,盐底辟速率约等于沉积速率,控制了沉积相分布并形成了大量构造或构造—地层圈闭;始新世晚期—渐新世早期,构造反转使局部地区发育挤压成因的无根盐株;后渐新世,盐底辟速率小,对沉积作用影响微弱,有利圈闭发育有限。综合分析表明,盐下有利成藏组合主要发育在第I枢纽带断陷周围的断块和断背斜等圈闭中,盐上有利成藏组合主要分布于第Ⅲ枢纽带西侧浊积扇相区与盐构造圈闭的叠加区。
陈安清胡思涵楼章华李梅金爱民朱蓉张建球
关键词:油气成藏成藏组合盐构造被动大陆边缘盆地
北加蓬次盆成藏要素分析与油气分布规律被引量:1
2012年
通过对北加蓬次盆区域构造背景的研究,综合分析各成藏要素条件,结合油气田类型、平面及纵向上的分布,认为北加蓬次盆地是典型的裂谷和被动大陆边缘叠合盆地,发育裂谷前、裂谷、过渡阶段和漂移阶段4套沉积地层。目前北次盆已发现油田数量多,已探明油气资源量较大且产量较高,证实具备较好的油气成藏条件:其中盐上Azile-Anguille组海相页岩为主力优质源岩,大型深水浊积扇体作为有利储层。盐岩活动形成了一系列盐构造作为规模型油气聚集圈闭。目前已发现油气田以构造型为主,油气田主要分布在海上,纵向上油气主要分布在森诺期浊积扇砂体。
房大志张建球郑绍贵杨媛媛
关键词:成藏要素烃源岩储集层油气藏类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