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霞
- 作品数:6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 扬雄《方言》词汇的历史嬗变及其现代意义被引量:1
- 2007年
- 《方言》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方言著作,记载了西汉时代不同方域的词汇,一直以来,《方言》对汉语方言学、词汇学的研究有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直到今天,它仍然是我们研究汉语词汇发展的宝贵资料。探讨《方言》词汇从古到今的历史嬗变轨迹,把握它们从西汉到现代嬗变的时间性和地域性差异,有助于我们廓清其对汉语方言词汇历史变化研究的现代意义。
- 张丽霞
- 关键词:方言通语普通话
- 郝懿行《证俗文》“东齐”方言考被引量:1
- 2013年
- 《证俗文》是郝懿行俗语词研究的代表作,书中记录了许多方言词语,尤以作者家乡东齐方言出现频率最高,经过与今山东东莱片方言的对比研究,东齐方言的演变呈现两种情形:与今东齐方言基本相合;今东齐方言已不用或暂不可考。
- 张丽霞
- 论汉语构词的双音节化趋势——从“儿”尾与“子”尾的使用频率谈起被引量:2
- 2007年
- 从古代到现代,汉语词汇在构词上是朝着双音节化的方向发展的,这种双音节化的趋势,不但促成了“儿”尾与“子”尾的形成,也使得它们在不同词根后面的构词能力存在着很大差异。文章以《宋元语言词典》、《金瓶梅词典》、《〈红楼梦〉辞典》和《现代汉语词典》(修订版)为依据,考察了“儿”尾与“子”尾在不同词根后面的构词能力,同时参照甲骨卜辞、《诗经》、《世说新语》等著作,按照时间的顺序梳理了汉语词汇音节数量上的古今变化。
- 张丽霞
- 关键词:双音词单音词
- 从《聊斋俚曲集》看《汉语大字典》的例证
- 2006年
- 《汉语大字典》作为一部优秀的大型语文工具书,在书证、例证的溯源工作上很有成绩。但是,有些义项的例证明显不是始见书的用例。考察《聊斋俚曲集》中的语词,列举了《汉语大字典》中引用例证晚于《聊斋俚曲集》的情况。当然,不是说《聊斋俚曲集》中的用例就是该义项的首见例,真正的始见书还需要进一步考证。
- 张丽霞
- 关键词:汉语大字典聊斋俚曲集例证
- 现代汉语双“的”连用现象的描写及来源探析——以淄博方言为例被引量:3
- 2008年
- 淄博方言中双"的"[ti]可以连用且与加语X一起可以充当多个句法成分。"X+的1+的2"具有"转名附"的性质,"的1"也具有这种性质,"的2"或为"转名附"或为"语气词"。"的1+的2"与历史上的"之者"关系密切,"之者"可能是其前身。与此相关,普通话中"开车的手机"这一结构中"的"字实际上转指了两次。
- 张丽霞步连增
- 关键词:语义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