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熙

作品数:2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理学

主题

  • 2篇荧光
  • 2篇功能性
  • 1篇荧光各向异性
  • 1篇核酸

机构

  • 2篇北京大学

作者

  • 2篇刘锋
  • 2篇李娜
  • 2篇裴晓静
  • 2篇吴熙

传媒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年份

  • 2篇201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基于功能性核酸识别的荧光各向异性分析方法与应用
荧光各向异性方法(又称荧光偏振法)是基于相互作用的分子结合前后荧光退偏振的不同而实现对分子相互作用的研究或对目标物的检测.20世纪50年代Gregorio Weber用荧光各向异性法研究了氮磺酰氯与牛血清白蛋白和卵清白蛋...
吴熙裴晓静林若韵刘锋李娜
基于功能性核酸识别的荧光各向异性分析方法与应用被引量:2
2017年
荧光各向异性方法又称荧光偏振法,基于相互作用的分子结合前后发射光退偏振的不同而实现对相互作用的研究或对目标物的检测。20世纪50年代Gregorio Weber用荧光各向异性法研究了氮磺酰氯与牛血清白蛋白和卵清白蛋白的作用,开启了该方法在生物化学研究中应用的先河。而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功能性核酸(FNAs,包括核酸适配体和核酸酶等)的发现与合成,使基于功能性核酸的传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核酸适配体能够特异性识别目标分子,基于核酸识别的荧光各向异性分析方法具有高选择性、高灵敏度、高通量等优势,在研究蛋白质、核酸和小分子的相互作用中起到重要作用,然而如何提高结合前后的荧光各向异性信号变化,尤其是小分子识别前后,在基于功能性核酸识别的分析方法发展中是一个挑战。介绍了基于功能性核酸识别的荧光各向异性的方法应用于检测蛋白质、核酸及其他在生命活动中起重要作用的小分子的基本原理及设计理念。
吴熙裴晓静林若韵刘锋李娜
关键词:荧光各向异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