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士超
- 作品数:7 被引量:8H指数:1
- 供职机构:黄河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慢性便秘的综合治疗初探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从整合医学角度出发,以个体化治疗为基础,探讨慢性便秘综合诊治团队对慢性便秘的干预治疗作用,为慢性便秘的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4年4月在本院就诊的慢性便秘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患者自主就诊,给予泻药的治疗模式管理半年;干预组进行个体化综合干预治疗,除给予泻药外,辅助以饮食改变、心理指导、运动锻炼、康复指导等干预方式,并随访强化管理,以该模式管理半年。结果 2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3-6个月综合治疗后干预组患者每周排便次数较对照组提高明显,在大便性状评分和排便困难程度评分方面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慢性便秘综合诊治团队能针对每个患者制定长期的个体化方案,提高诊治效率和疗效。
- 单红艳殷景远周磊马赛超单士超张晓东罗建平
- 关键词:慢性便秘
- CTA与DS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比较
- 2021年
- 目的:比较颅内动脉瘤采用多排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诊断与X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黄河中心医院于2013年3月至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多排螺旋CTA检查与DSA检查,分析影像学资料,比较两种诊断方式的检出率、影像质量优良率。结果:84例患者经多排螺旋CTA诊断可观察到动脉瘤92个,直径在3.0~24.0 mm之间,经DSA诊断可观察到动脉瘤85个,直径在2.6~22.0 mm之间,其中多排螺旋CTA检出动脉瘤率为97.87%,显著高于DSA的90.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排螺旋CTA动脉瘤影像质量优占比70.65%,DSA诊断动脉瘤影像质量优占比51.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可采用多排螺旋CTA诊断、DSA诊断,其中多排螺旋CTA检出率较高,且操作简单,影像质量高。
- 单士超袁兵阳康明路王卫化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
- 肺部磨玻璃结节的CT影像特征评估肺腺癌浸润性的价值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研究肺部磨玻璃结节的CT影响特征在评估肺腺癌浸润性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入选时间段为2017年3月—2019年3月,收集黄河中心医院住院部经病理诊断确诊肺部磨玻璃结节患者共68例作为研究对象,围绕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国际肺腺癌分类标准,将68例患者划分为浸润性肺腺癌组(n=38)以及非浸润性肺腺癌组(n=30)。入选患者均应用CT扫描进行检查诊断。对浸润性肺腺癌组、非浸润性肺腺癌组患者CT征象进行观察,并通过回归分析的方式,对导致病灶组织浸润性病变产生的独立风险因素进行评估。结果浸润性肺腺癌组患者病灶直径、CT值、相对CT、病灶边缘、空气支气管征象、胸膜凹陷征象均与非浸润性肺腺癌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病灶直径、空气支气管征象可作为浸润性肺腺癌的独立危险性因素(P<0.05)。结论肺部磨玻璃结节CT扫描下的直径大小、空气支气管征象均对肺腺癌浸润性评估有重要参考意义,尤其CT提示病灶直径大小可以辅助临床判定肺腺癌浸润与否,进而为临床治疗方案提供指导意见。
- 单士超郭春峰
- 关键词:肺腺癌浸润性CT
- 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联合血清免疫球蛋白A/EB病毒壳抗原水平检测在鼻咽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 2021年
-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MSCT)增强扫描联合血清免疫球蛋白A/EB病毒壳抗原(VCA-IgA)水平检测在鼻咽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8年12月黄河中心医院收治的124例疑似鼻咽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后最终经鼻咽部病理活检确诊的患者作为观察组(n=76),鼻咽部良性病变的患者作为对照组(n=48)。术前均实施MSCT增强扫描及血清VCA-IgA检查。比较两组血清VCA-IgA阳性率及MSCT增强扫描阳性率、病理分化阳性检出情况及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观察组MSCT增强扫描阳性率、血清VCA-IgA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分化型非角化性鼻咽癌血清VCA-IgA阳性检出率高于分化型非角化性鼻咽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化型非角化性鼻咽癌MSCT增强扫描、两者联合阳性检出率与分化型非角化性鼻咽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诊断敏感度、准确度高于血清VCA-IgA、MSCT增强扫描单一检测诊断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VCA-IgA、MSCT增强扫描联合诊断特异度与两者单一诊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T增强扫描联合血清VCA-IgA水平检测能进一步提高诊断敏感度,可为鼻咽癌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 单士超郭春峰
- 关键词:鼻咽癌多层螺旋CT免疫球蛋白AEB病毒壳抗原
- MSCT扫描及重建图像对老年桡骨远端骨折诊断的价值分析
- 2022年
- 目的探讨MSCT扫描及重建图像对老年桡骨远端骨折诊断的价值。方法将我院2019年8月至2020年9月期间经治疗确诊为桡骨远端骨折的老年患者123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确诊前X线正侧位片及MSCT扫描及重建检查资料,对比两种方式对桡骨远端骨折的检出情况、诊断分型情况及诊断分型一致性。结果MSCT扫描及重建图像对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检出率(100%)较X线(89.43%)高(P<0.05);X线:A型44例(40.00%),B型11例(10.00%),C型55例(50.00%);MSCT:A型30例(24.39%),B型20例(16.26%),C型73例(59.36%),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χ^(2)=20.988,P=0.007);两种检查方法就A、B、C三种分型的诊断一致性一般(Kappa=0.563)。结论相较于X线片检查,MSCT扫描及图像重建可提高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检出率,对桡骨远端骨折分型的鉴别更准确。
- 郑慧萍单士超房琳
- 关键词:骨折分型
- 螺旋CT评价中晚期肝癌碘油化疗栓塞后疗效
- 2019年
- 目的:探讨螺旋CT检查应用于中晚期肝癌患者碘化油化疗栓塞疗效评价的效果。方法:从本院2015年7月-2018年6月在本院接受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的30例中晚期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于治疗前、后实施螺旋CT检查。结果:经TACE治疗后,28例(93.33%)肿瘤体积较治疗前有明显缩小,2例(6.67%)出现新子灶;30例患者治疗后症状均明显好转,4例完全消失,瘤灶内碘化油滞留时间越长,分布越浓密,体积缩小程度越明显;介入后CT检查显示,病灶有高密度碘化油沉积,形态为规则性,密度无均匀性;有15例(50.00%)患者出现发热、腹痛、恶心呕吐栓塞后综合征。结论:给予中晚期肝癌患者TACE治疗后行螺旋CT扫描,可清晰观察到肿瘤体积大小、涉及范围、形态等,对介入治疗效果评估具有重要价值,可有效指导再次治疗时机选择。
- 单士超代勇光郑惠萍李玉芳房琳
- 关键词: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螺旋CT
- 磁共振常规线圈及显微线圈技术在腕关节病变诊断中的价值分析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磁共振常规线圈及显微线圈技术在腕关节病变中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黄河中心医院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收治14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腕部撞击综合征损伤患者51例,腕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48例,腕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47例。分别使用磁共振常规线圈及显微线圈技术对病变部位进行扫描,对比分析两种诊断方式的诊断准确率,软骨侵蚀、关节积液、滑膜增厚的检出情况。结果磁共振显微线圈技术诊断腕部撞击综合征损伤、腕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腕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准确率均高于常规线圈技术(P<0.05),磁共振显微线圈技术对于软骨侵蚀、关节积液、滑膜增厚的检出率均高于常规线圈技术(P<0.05)。结论磁共振显微线圈技术可明显区分出腕关节病变的病理表现,其用于诊断腕关节病变的价值较高。
- 郑慧萍单士超房琳
- 关键词:腕关节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