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劳伟

作品数:8 被引量:31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视网膜
  • 4篇网膜
  • 3篇病变
  • 2篇视网膜病
  • 2篇视网膜病变
  • 2篇视网膜静脉
  • 2篇视网膜静脉阻...
  • 2篇注射
  • 2篇脉络膜
  • 2篇静脉阻塞
  • 2篇激光
  • 1篇单抗
  • 1篇形觉剥夺
  • 1篇形觉剥夺性
  • 1篇形觉剥夺性近...
  • 1篇眼底
  • 1篇眼底病
  • 1篇眼底病变
  • 1篇眼轴
  • 1篇眼轴长

机构

  • 8篇中山大学

作者

  • 8篇劳伟
  • 5篇陈王灵
  • 2篇丁辉
  • 2篇钟兴武
  • 2篇郑海生
  • 1篇冼文光
  • 1篇张秀妮
  • 1篇刘俐娜
  • 1篇徐家窈
  • 1篇彭鸿钧
  • 1篇何宏
  • 1篇曾明兵
  • 1篇邢健强
  • 1篇徐力
  • 1篇刘红山
  • 1篇吴挺飞
  • 1篇蒙标
  • 1篇王丹阳

传媒

  • 2篇国际眼科杂志
  • 1篇中国激光医学...
  • 1篇眼科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广东医学
  • 1篇贵州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老年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外周血miR-451水平检测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检测老年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外周血miR-451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21例老年2型糖尿病者的临床资料,其中83例并发视网膜病变的患者为并发组,未并发视网膜病变的38例患者为糖尿病组;另回顾性分析同期60例在医院体检的健康者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对比3组外周血miR-451表达水平;对比不同分期患者外周血miR-451表达水平;分析外周血miR-451的表达水平对老年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断效能。结果并发组外周血miR-451表达水平低于糖尿病组和对照组,糖尿病组低于对照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组增殖期患者外周血miR-451的表达水平低于非增殖期和高危增殖期患者,高危增殖期患者外周血mi-451的表达水平低于非增殖期患者,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不同的miR-451表达水平值诊断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最佳截断点为21.03,灵敏度为100.00%,特异度为92.11%,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98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外周血miR-451表达偏低,且与分期有关,对老年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良好的诊断效能。
陈王灵劳伟陈运信梁晓茜丁辉
关键词: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后Tenon囊下注射曲安奈德对缺血性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患者黄斑中心凹厚度的影响被引量:11
2019年
目的后Tenon囊下注射曲安奈德对缺血性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患者黄斑中心凹厚度(CMT)的影响。方法随机抽样法选取110例(110眼)缺血性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55例)采用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治疗;观察组(55例)采用后Tenon囊下注射曲安奈德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平均最小分辨角对数(logMAR)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CMT、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变化及并发症、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logMAR BCVA低于对照组(t=3.798,P=0.000),眼压低于对照组(t=3.490,P=0.000),CMT低于对照组(t=3.226,P=0.000);观察组IL-6低于对照组(t=8.497,P=0.000),TNF-α低于对照组(t=3.410,P=0.00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分别为3.64%、1.82%,对照组则为5.45%、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000、0.000,P=1.000、1.000)。结论缺血性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采用后Tenon囊下注射曲安奈德治疗,可更好减轻炎症反应,促使黄斑CMT缩小,改善视力,且对眼压影响小,并发症少,复发风险低,值得临床推广。
陈王灵劳伟陈运信矫操梁晓茜
关键词:黄斑水肿后TENON囊下注射曲安奈德
改良Cutler-Beard桥状皮瓣重建巨大恶性肿瘤切除术后下眼睑缺损
彭鸿钧王丹阳郭惠宇徐力劳伟矫操
雷珠单抗或加减驻景方对形觉剥夺性近视豚鼠眼轴和脉络膜厚度的短期影响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观察形觉剥夺性豚鼠近视模型中给予中药驻景方或雷珠单抗注射液干预后屈光度、眼轴长度和脉络膜厚度的短期变化。方法:取出生2wk的豚鼠60只,右眼戴头套诱导形觉剥夺性近视(FDM)动物模型。2wk后随机分为雷珠单抗组、驻景方组和生理盐水组(各组n=20)。雷珠单抗组第1d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注射液0.02mg 1次,驻景方组给予加减驻景方灌胃3.285g/(kg·d)(1.5mL/d)共7d,生理盐水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分别测量记录三组豚鼠给药前和给药后1、3d,1wk的屈光度、眼轴长度和脉络膜厚度。结果:雷珠单抗组给药前后的各值均无差异(P>0.05)。驻景方组和生理盐水组给药后1、3d的屈光度明显降低、眼轴长度缩短、脉络膜厚度增厚(P<0.05),且3d时两组的各值变化最明显,但均在1wk时恢复到给药前的水平。三组间给药1、3d时生理盐水组和驻景方组的屈光度均低于雷珠单抗组,且眼轴长度较短,脉络膜厚度较厚(P<0.05),给药3d时生理盐水组的各值变化最明显(P<0.05)。给药1wk时三组间各指标均无差异(P>0.05)。结论:形觉剥夺性近视恢复期有一个短暂的脉络膜增厚时期,雷珠单抗注射液全程明显抑制了形觉剥夺性近视恢复期脉络膜的增厚,驻景方在3d时开始出现轻微的增厚抑制,均只持续了短暂的1wk时间。
刘俐娜钟兴武刘红山王丹阳徐家窈劳伟吴挺飞
关键词:近视屈光度眼轴长度脉络膜厚度
抗VEGF药物联合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眼底病变的效果及安全性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 分析抗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药物联合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眼底病变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视网膜静脉阻塞眼底病变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常规组(40例,常规激光光凝治疗)和联合组(40例,抗VEGF药物联合激光光凝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时的视力恢复总有效率、治疗后1个月内眼部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4周时的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2及3个月时的最佳矫正视力。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视力恢复总有效率、最佳矫正视力均高于常规组(P <0.05),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薄于常规组(P=0.009),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 <0.05)。结论 抗VEGF药物与激光光凝联合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眼底病变患者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
陈王灵丁辉劳伟陈运信梁晓茜
关键词:视网膜静脉阻塞眼底病变激光光凝
晶状体囊袋不完整患者改良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无缝线巩膜层间固定术的效果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观察晶状体囊袋不完整患者改良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无缝线巩膜层间固定术的效果。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海南省眼科医院晶状体囊袋不完整患者13例(13眼)。方法患者采用改良的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无缝线巩膜层间固定术治疗。回顾患者的病例资料。术前、术后1天、1周和1个月进行视力、验光、眼压等相关检查。主要指标视力(LogMAR)、屈光状态、眼压、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前裸眼视力均值(1.58±0.08),术后1个月裸眼视力均值(0.70±0.11)(t=6.519,P=0.000);术前屈光均值(+10.54±0.35)D,术后1个月屈光均值(+0.73±0.39)D(t=16.284,P=0.000)。平均手术时长(27.92±10.18)分钟。术后低眼压1例,角膜水肿4例,均术后1周恢复。无人工晶状体脱位、虹膜夹持、人工晶状体袢暴露发生。结论短期随访结果显示,改良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无缝线巩膜层间固定术是晶状体囊袋不完整患者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术式。
陈运信陈王灵冼文光曾明兵郑海生劳伟梁晓茜金仕远
关键词:人工晶状体
海南省1~9岁儿童沙眼快速评估(英文)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调查海南省1~9岁儿童沙眼患病情况,确定海南省沙眼高发流行和非流行区,为沙眼的防治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根据既往的相关文献、眼科专家访谈及实地摸底调查等方法确定调查地点。于2013年由海南省防盲办公室组织调查队在东方市、五指山市、乐东县、白沙县、保亭县、临高县、昌江县7个调查市县抽取小学生共计356名进行了沙眼快速评估工作,其中男192人,女164人,平均年龄7(1~9)岁。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沙眼简化分级系统,对以上小学生进行沙眼快速评估调查。结果:在受检的356名小学生中,未发现有活动性沙眼的患者。结论:海南省1~9岁儿童的沙眼患病率<5%。
郑海生何宏劳伟蒙标邢健强钟兴武
关键词:沙眼儿童
复方樟柳碱注射液联合577 nm阈值下微脉冲激光治疗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疗效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联合波长577 nm阈值下微脉冲激光治疗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hronic 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慢性CSC患者9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45例。对照组采用577 nm阈值下微脉冲激光治疗;观察组采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联合波长577 nm阈值下微脉冲激光治疗,两组激光治疗功率均为175~300 mW。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视物变形及中心暗点改善情况,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entral macular thickness,CMT)、黄斑容积(total macular volume,TMV)、视网膜下液(subretinal fluid,SRF)面积和脉络膜毛细血管层(choroidal capillary layer,CCL)血流密度的变化。同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观察组中心暗点及视物变形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的BCVA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BCVA较同期对照组低(P<0.05)。两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CMT和TMV均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两组间的CMT和TMV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SRF面积均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的SRF面积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CLL血流密度均高于本组治疗前(P<0.05),对照组治疗后的CLL血流密度则与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观察组的CLL血流密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樟柳碱注射液联合577 nm阈值下微脉冲激光治疗CSC,可有效改善中心暗点及视物变形情况和BCVA,视网膜下液明显消退,但CMT改善并不明显。
陈王灵劳伟张秀妮梁晓茜
关键词:激光复方樟柳碱注射液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慢性疗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