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凤栾

作品数:4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绿化管理局专项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观赏
  • 1篇育种
  • 1篇杂交
  • 1篇杂交育种
  • 1篇植物
  • 1篇色花
  • 1篇秋海棠
  • 1篇文库构建
  • 1篇显色
  • 1篇蓝色花
  • 1篇花朵
  • 1篇花蕾
  • 1篇黄色
  • 1篇基因
  • 1篇基因工程
  • 1篇观赏荷花
  • 1篇观赏植物
  • 1篇海棠
  • 1篇CDNA文库
  • 1篇CDNA文库...

机构

  • 4篇中国科学院
  • 2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上海师范大学
  • 1篇上海农林职业...

作者

  • 4篇田代科
  • 4篇刘凤栾
  • 3篇张大生
  • 2篇陈青
  • 2篇吴少华
  • 2篇刘青青
  • 1篇吴璇
  • 1篇熊磊
  • 1篇张微微
  • 1篇付乃峰
  • 1篇赵喜双

传媒

  • 2篇亚热带植物科...
  • 1篇园艺学报
  • 1篇分子植物育种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瓦氏秋海棠(Begonia wallichiana Lehm.)的遗传转化被引量:2
2018年
瓦氏秋海棠(Begonia wallichiana Lehm.)由于植株个体小、生长周期短、四季均可开花结实、不易滋生病虫害等优点,是一种潜在的优良模式植物候选材料。以瓦氏秋海棠种子获得无菌苗,取其叶片为外植体,利用叶盘转化法对外植体进行不定芽诱导和植株再生。利用该再生体系将潮霉素HYG(hygromycin)基因和荷花查耳酮合成酶CHS(chalcone synthase)基因成功导入到瓦氏秋海棠基因组中。本研究通过叶盘转化法来建立瓦氏秋海棠的离体培养和再生体系,该遗传转化体系的确立对将来开展秋海棠属植物的分子生物研究及育种等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杨梦洁张大生陈青陈青刘凤栾田代科吴少华
观赏荷花新品种‘大黄蜂’被引量:4
2019年
观赏荷花‘大黄蜂’为人工杂交选育而成的单瓣、淡黄色、植株中大型的新品种,母本为亚美杂交莲‘艾江南’,父本为瓣形狭长的美洲莲实生苗‘DP23’。在0.6 m^2池栽条件下株高约100 cm,叶片大小25~43 cm×23~37 cm。每池着花9~14朵,花柄高100~160 cm,显著高于叶面。花径26~29cm,花被片24~25枚。青熟莲蓬伞形或扁球形,地下茎正常膨大呈长筒状。长江流域栽培花期6—8月。
刘凤栾田代科
关键词:杂交育种
荷花花蕾cDNA文库构建及质量评价
2016年
为理解荷花Nelumbo nucifera花器官转录组表达情况,分别选取不同花型的代表品种‘洪湖红莲’Nelumbo nucifera‘Honghu Honglian’(单瓣)、‘唐招提寺莲’N.nucifera‘Tangzhaotisi Lian’(重瓣)和‘千瓣莲’N.nucifera‘Qianban Lian’(千瓣及全重瓣)的花蕾为材料分离mRNA,利用SMART技术合成双链cDNA,经限制性内切酶Sfi I酶切后回收去掉接头和500 bp以下片段的c DNA。将c DNA与p UC19载体连接,构建荷花花蕾cDNA文库。经检测,该文库容量为1.12×106 pfu·m L-1,插入片段大小集中在500~2000 bp,重组率为95%。该文库的成功构建为荷花花蕾期转录组数据的开发及其花器官发育相关基因的功能研究奠定了分子基础。
吴璇张大生田代科张微微刘青青刘凤栾陈青赵喜双吴少华
关键词:花蕾CDNA文库
观赏植物蓝色花形成的机制被引量:3
2021年
在观赏植物中,蓝色系的花卉属于较为罕见的种类,也是花卉育种一直以来的目标。本文对蓝色花卉的花青素代谢途径,影响蓝色花卉形成的核心色素种类,花青素转运方式,花青素在液泡中的积累,花青素的共价修饰,分子间辅色作用,金属离子和液泡pH等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地介绍和讨论,以期为培育新的蓝色花卉提供参考。
李瀚纯张大生刘青青刘凤栾刘卓星熊磊安向婕田代科
关键词:蓝色花基因工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