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阻塞性
  • 2篇阻塞性肺疾病
  • 2篇细胞
  • 2篇细胞肺癌
  • 2篇小细胞
  • 2篇小细胞肺癌
  • 2篇慢性
  • 2篇慢性阻塞性
  • 2篇慢性阻塞性肺...
  • 2篇慢性阻塞性肺...
  • 2篇慢性阻塞性肺...
  • 2篇肺癌
  • 1篇蛋白
  • 1篇动脉
  • 1篇动脉压
  • 1篇信必可
  • 1篇信必可都保
  • 1篇血清
  • 1篇血清肿瘤
  • 1篇血清肿瘤标志

机构

  • 5篇河北北方学院...

作者

  • 5篇侯海军
  • 3篇钱海红
  • 3篇李琛
  • 3篇冯平
  • 3篇陈丽萍
  • 2篇苏菁
  • 2篇张志华
  • 1篇曹亮
  • 1篇赵建清
  • 1篇马力丰
  • 1篇刘建华
  • 1篇张长洪

传媒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北方学院...
  • 1篇世界中西医结...

年份

  • 3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扶正抗瘤方辅助伊立替康及顺铂治疗局限期小细胞肺癌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讨扶正抗瘤方辅助伊立替康及顺铂治疗局限期小细胞肺癌(Limited stage small cell lung cancer,LD-SCLC)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180例LD-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90例)和对照组(90例)。对照组采用伊立替康+顺铂(IP)化疗方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扶正抗瘤方进行治疗,化疗3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化疗周期后对两组患者疗效、免疫功能、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以及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为65.5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功能:经治疗,两组CD3+、CD4+、CD4+/CD8+比值均有明显上升,CD8+水平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CD3+、CD4+与CD4+/CD8+比值明显升高,CD8+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肿瘤标记物:经治疗,两组患者血清中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浓度均显著降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经治疗,治疗组患者在躯体、角色、社会、情绪、认知功能5方面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扶正抗瘤方与IP治疗方案联合应用可以明显提高LD-SCLC患者的机体免疫力,降低血清肿瘤标记物的水平,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对LD-SCLC具有积极的治疗效果。
李琛杨晓光苏菁冯平侯海军
关键词:局限期小细胞肺癌免疫功能血清肿瘤标志物生活质量
静脉血平均血小板体积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恢复期患者的诊断价值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探讨静脉血平均血小板体积检测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AECOPD)恢复期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AECOPD恢复期患者80例(病例组),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分为Ⅰ级组23例、Ⅱ级组33例、Ⅲ级组24例。另选取性别、年龄与病例组相匹配者的同期体检健康者80例(对照组)。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两组静脉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容积,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肺动脉压(PASP),肺功能仪测定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_1)、FEV_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pred%)、FEV_1/用力肺活量(FVC)值、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以及动脉血氧分压(PaO_2)。结果两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小板计数及平均血小板容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ECOPDⅠ级、Ⅱ级、Ⅲ级患者平均血小板容积逐渐减低,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平均血小板容积与FEV_1/FVC、PaO_2呈正相关(r分别为0.61、0.51,P均<0.05),与PASP呈负相关(r=-0.62,P<0.05)。MPV降低提示AECOPD恢复期患者存在病情加重风险。结论AECOPD恢复期患者平均血小板容积减小,且减小程度与AECOPD病情严重程度相关。
曹亮赵建清钱海红马力丰侯海军刘建华陈丽萍冯平
关键词:平均血小板容积肺动脉压
祛风补肾方对成人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临床症状和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探讨祛风补肾方对成人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临床症状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11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信必可都保治疗,观察组采用祛风补肾方联合信必可都保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运用咳嗽评分标准评估2组患者治疗前后日间和夜间咳嗽症状积分,记录2组止咳时间、气喘消失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对比2组患者的CD4^+、CD4^+/CD8^+、IgE、IgA、IgG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的日间和夜间咳嗽症状积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日间和夜间咳嗽症状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止咳时间、气喘消失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的CD4^+、CD4^+/CD8^+明显升高(P均<0.05),IgE明显降低(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D4^+、CD4^+/CD8^+比对照组高(P均<0.05),IgE比对照组低(P<0.05)。2组治疗前后IgA、IgG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55%(52/55),比对照组的81.82%(45/55)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祛风补肾方联合信必可都保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有更好效果,可明显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机体免疫功能。
李琛陈丽萍冯平侯海军钱海红杨晓光
关键词:信必可都保咳嗽变异性哮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喜炎平注射液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观察喜炎平注射液对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喜炎平注射液。对治疗前后及组间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比例、CRP、PCT、平均住院日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前后组内比较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比例、PCT、CRP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白细胞总数、PCT、CRP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平均住院日与治疗后组间中性粒细胞比例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喜炎平注射液可以协助降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白细胞总数、CRP与PCT。
侯海军张文英张志华张长洪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喜炎平注射液
TRIM59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临床意义及与c-myc、CDC25A蛋白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1
2020年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三结构域蛋白59(TRIM59)的表达、临床意义及与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myc、CDC25A的相关性。方法选取NSCLC组织40例(NSCLC组)、正常肺组织40例(正常组),应用RT-PCR法检测2组TRIM59 mRNA的表达,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两组TRIM59、c-myc、CDC25A的表达,同时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TRIM59、c-myc和CDC25A蛋白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应用Spearman检验分析三种因子间的相关性,并绘制生存曲线,分析TRIM59与NSCLC患者预后之间的相关性,建立Cox回归模型分析NSCLC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RT-PCR法结果显示:NSCLC组中TRIM59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01,P=0.00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结果显示:NSCLC组TRIM59、c-myc、CDC25A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NSCLC组中TRIM59、c-myc、CDC25A蛋白的表达水平均与病变分化程度、TNM分期、脉管浸润、淋巴结转移及肝转移相关(P<0.05),而与年龄、性别无关(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NSCLC组中TRIM59与c-myc、CDC25A均呈明显相关性(r=0.451,P=0.000;r=0.421,P=0.002);生存分析显示:TRIM59表达阳性的NSCLC患者生存期明显低于阴性患者(P<0.05);Cox回归模型证实TRIM59表达是NSCLC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TRIM59的高表达在NSCLC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考虑与诱导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myc、CDC25A上调有关,TRIM59可作为NSCLC早期诊断和预后监测的潜在生物学指标。
李琛杨晓光钱海红陈丽萍苏菁冯萍侯海军张志华
关键词:C-MYCCDC25A非小细胞肺癌预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