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欣阳

作品数:3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2篇氮化
  • 2篇氮化工艺
  • 2篇荧光粉
  • 2篇发光
  • 2篇发光特性
  • 2篇白光
  • 2篇白光LED
  • 1篇氮化硅
  • 1篇可见光
  • 1篇可见光催化
  • 1篇固相法
  • 1篇光催化
  • 1篇硅粉
  • 1篇硅酸钇
  • 1篇红色荧光粉
  • 1篇发光特性研究
  • 1篇发光性
  • 1篇发光性能
  • 1篇高温固相法
  • 1篇PR

机构

  • 3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上海产业技术...

作者

  • 3篇于欣阳
  • 2篇孙卓
  • 2篇朴贤卿
  • 1篇赵凤阳
  • 1篇周广洲

传媒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材料导报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红色荧光粉Ca_3Y_2Si_3O_(12)∶Pr^(3+)的制备及发光特性被引量:4
2015年
通过高温固相方法合成了红色荧光粉Ca3Y2Si3O12∶Pr3+,研究了Pr3+掺杂浓度及助熔剂对荧光粉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所合成的荧光粉的主晶相为Ca3Y2Si3O12。通过分析荧光光谱,发现Ca3Y2Si3O12∶Pr3+硅酸盐荧光粉的有效激发范围可以在430~490nm范围内,并发射红光。在445nm激发下,样品发射光谱中的主发射峰分别位于610nm(3P0→3 H6)和644nm(3P0→3F2),其中610nm处峰值最大。通过改变Pr3+掺杂浓度,发现荧光粉发光强度先增大后减小,最佳Pr3+掺杂量x(Pr3+)为2.0%,超过最佳掺杂浓度表现为由离子间的相互作用导致的浓度淬灭。该荧光粉色温为2261℃。通过观察助熔剂的助熔效果,发现最佳的助熔剂H3BO3添加量为2.0%。
吕雁鹏周广洲于欣阳赵凤阳朴贤卿孙卓
关键词:红色荧光粉高温固相法
基于太阳能切削硅粉制备Eu^(2+)激发的直接白光荧光粉及其发光特性研究
2018年
以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切削产生的硅泥为原料,通过氨氮化工艺高温烧结制备了Eu^(2+)激发的直接白光荧光粉,研究了Eu^(2+)掺杂浓度对荧光粉发光性能的影响.物相分析结果显示,所合成的荧光粉为混合物,主要晶相为Ca_2SiO_4、CaSiO_3和Ca_2Si_5N_8.通过分析荧光光谱,发现荧光粉的有效激发范围为300~450 nm.在370nm近紫外光激发下,荧光粉中主要存在两个发光中心,分别位于470 nm和570 nm,发光颜色趋近于白光,色坐标为(0.327 5,0.386 6),色温为5 705 K(5 431.85℃).通过改变Eu离子掺杂浓度发现:荧光粉发光强度先增大后减小,最佳Eu^(2+)掺杂量为10.0 mol%;超过最佳掺杂浓度,由于离子间的相互作用导致浓度淬灭.通过单一荧光粉配合紫外芯片激发可直接获得白光输出.
于欣阳蔡亚果孙卓朴贤卿
关键词:发光性能白光LED
氨氮化工艺及其在荧光粉与可见光催化方面的应用
本文探究了氨氮化工艺烧结制备α-SiN粉末、Eu激发的白光荧光粉与氮掺杂二氧化钛催化剂。考察了氨氮化温度、粉料配比、添加剂以及激活剂离子浓度等因素对氮化物/氮氧化物制备的影响。并借助XRD、UV-vis、SEM、PL等分...
于欣阳
关键词:氮化硅荧光粉白光LED光催化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