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祥斌

作品数:5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武汉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钢铁冶金及资源利用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武汉市科技计划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电气工程冶金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冶金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4篇再结晶
  • 3篇织构
  • 3篇取向硅钢
  • 3篇硅钢
  • 2篇动力学模型
  • 2篇织构演变
  • 2篇力学模型
  • 2篇晶界
  • 1篇道次
  • 1篇动力学
  • 1篇再结晶动力学
  • 1篇再结晶织构
  • 1篇三维形貌
  • 1篇模拟软件
  • 1篇晶界特征
  • 1篇晶粒
  • 1篇静态再结晶
  • 1篇锯片
  • 1篇激活能
  • 1篇二次再结晶

机构

  • 5篇武汉科技大学
  • 1篇武汉钢铁股份...

作者

  • 5篇黄祥斌
  • 4篇鲍思前
  • 4篇赵刚
  • 3篇宋娜娜
  • 3篇徐洋
  • 3篇刘兵兵
  • 1篇蔡珍

传媒

  • 2篇钢铁研究学报
  • 1篇金属学报
  • 1篇特殊钢

年份

  • 1篇2018
  • 4篇201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低温取向硅钢初次再结晶动力学模型及织构演变被引量:5
2017年
研究了低温取向硅钢在625~850℃的等温退火过程,根据Avrami方程建立了其初次再结晶动力学模型,并利用EBSD技术对初次再结晶织构演变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退火温度为850℃时保温5s即可发生完全再结晶;而在625℃下保温1.7h以上再结晶才能进行完全。当退火温度在625~700℃时,Avrami指数n在0.82~0.89之间,当退火温度在750~850℃时,n值在1.25~1.27之间,相对应的再结晶激活能QRX分别为239.3、160.4kJ/mol。初次再结晶早期主要发生在高储存能的γ纤维织构上,而中后期则主要发生在低储存能的α纤维织构上。初次再结晶完成后织构类型主要是以{111}<112>组分为主的γ织构、{114}<418>织构及少量分布在次表层的Goss织构。
黄祥斌鲍思前赵刚徐洋宋娜娜刘兵兵
关键词:动力学模型激活能织构
低温取向硅钢初次再结晶动力学及晶界特征分布研究
低温取向硅钢由于板坯加热温度低能源消耗少,产品质量相对传统生产工艺在成材率、软磁性能等方面都有质的提升而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利用金相显微镜、维氏硬度计、电子背散射衍射系统(Electron Backscattered D...
黄祥斌
关键词:再结晶动力学晶界特征织构演变
文献传递
Hi-B钢二次再结晶退火初期不同取向晶粒的三维形貌表征被引量:2
2017年
利用定量逐层研磨和计算机辅助重建及可视化技术,并结合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方法,研究了Hi-B钢二次再结晶退火初期不同取向晶粒的三维形貌。结果表明,Goss取向晶粒主要呈"塔状",黄铜取向晶粒则类似"上大下小"倒锥状,{411}<148>取向晶粒也表现为"塔状"和倒锥状。而{111}<112>取向晶粒形貌各异,没有一致性。与其它取向晶粒相比,Goss取向晶粒在三维尺度上没有尺寸优势,Goss取向晶粒异常长大前,其长大主要受曲率控制。
徐洋鲍思前赵刚黄祥斌黄儒胜刘兵兵宋娜娜
关键词:二次再结晶三维形貌EBSD
基于CSP工艺锯片钢75Cr1静态再结晶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试验用75Cr1钢(/%:0.76C,0.30Si,0.70Mn,0.45Cr,0.010P,0.003S)的CSP流程为150 t BOF-LF-60 mm板坯连铸-连轧。通过Thermecmastor-Z热模拟实验机对取自锯片钢75Cr1 60 mm铸坯的试样进行了双道次热压缩实验,分析了温度(1 000~1 150℃),变形量(0.1~0.22),变形速率(0.1~10 s^(-1))以及道次间隔时间(1~80 s)对其静态再结晶的影响,并采用2%应力补偿计算了不同变形条件下的静态再结晶百分率,建立了基于CSP工艺锯片钢75Cr1静态再结晶动力学模型。利用VB编制模拟软件,结合现场生产工艺参数,预报CSP工艺生产75Cr1钢热轧过程中组织演变,得出75Cr1钢合适的精轧工艺-精轧人口温度1 150℃,变形量0.22,应变速率1 s^(-1),道次间隔时间30 s。
宋娜娜鲍思前赵刚蔡珍徐洋黄祥斌
关键词:CSP工艺静态再结晶动力学模型模拟软件
低温取向硅钢初次再结晶织构及晶界特征分析被引量:10
2018年
应用EBSD技术对低温取向硅钢初次再结晶样品表层、次表层及中心层微观组织进行了研究并基于HE与CSL晶界理论对各层的晶界特征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层初次再结晶织构以γ织构及{114}〈418〉织构为主,Goss晶粒主要分布在表层与次表层,平均晶粒尺寸由表层至中心层逐渐减小。基体与Goss晶粒取向差分布主要集中在能构成高能晶界关系的20°~45°间,并且次表层所占比例最高。基体中CSL晶界类型以∑3为主,在Goss晶粒周围分布着极少量的∑5、∑7、∑9晶界。
刘兵兵鲍思前赵刚黄祥斌柯珊珊胡晓
关键词:织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