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晶
- 作品数:2 被引量:35H指数:2
- 供职机构:广东省医学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24周应答不佳患者序贯替比夫定及恩替卡韦104周疗效观察被引量:32
- 2016年
-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α-2a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24周应答不佳患者序贯替比夫定及恩替卡韦104周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30例经24周Peg-IFN。α-2a治疗,HBVDNA≥5.01gIU/ml,同时HBsAg定量较基线下降〈1.0lgIU/ml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进入替比夫定组和恩替卡韦组,脱落5例。观察104周的HBeAg阴转率和血清学转换率、HBVDNA阴转率、安全性、耐药率。据资料不同分别采用t检验,x2检验或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104周,替比夫定组HBVDNA阴转率与恩替卡韦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垆=0.363);HBeAg阴转率和HBeAg血清转换率替比夫定组均显著高于恩替卡韦组(61.29%与23.81%,51.61%与19.05%,P值均〈0.01)。男性、替比夫定治疗是HBeAg血清转换的基线预测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ForwardLR,a=0.05)显示男性(HR=4.917)、替比夫定治疗12周HBsAg下降〉0.5lgIU/ml(FIR=3.514)、替比夫定治疗12周HBeAg下降〉1lgCOI(HR=8.651)与替比夫定治疗104周时是否出现HBeAg血清学转换相关。结论序贯替比夫定在HBeAg阴转率及血清转换率优于思替卡韦,可以作为Peg—IFN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24周应答不佳患者的优化治疗方案。12周HBeAg较基线下降〉1lgCOI可作为104周HBeAg血清学转换预测因素。
- 罗晓丹陈小苹陈仁陈学福黄晶
- 关键词:肝炎乙型慢性干扰素应答不佳
- 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随访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病理学改变,探讨抗病毒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167例ALT<2倍正常值上限(ULN)的慢性HBV感染者,其中HBV携带者88例和慢性乙型肝炎79例,给予后者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或者恩替卡韦治疗48 w,并随访2年,再次行肝穿刺检查,动态观察肝组织病理学、血清HBs Ag、HBe Ag、HBV DNA定量和ALT等指标,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在随访2年结束时,在88例HBV携带者中有33例(37.5%)肝组织病变进展,与55例(62.5%)无进展者比较,入组时进展组年龄为(39.7±7.6)岁,显著大于无进展组[(30.2±9.7)岁,P<0.05],而HBe Ag阳性率(51.5%)和HBs Ag水平[(3.22±0.51)lg IU/ml]明显低于无进展组[分别为(81.8%)和(3.50±0.53)lg IU/ml,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是肝组织病理学损伤进展的重要影响因素(OR=1.118,P=0.002);79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经抗病毒治疗,随访2年时有62例(78.5%)肝组织学改善。抗病毒治疗后肝组织炎症分级、纤维化分期和肝组织Knodell’s计分均有显著改善(x2=43.298,x2=26.232,x2=66.243,P<0.05)。结论随着年龄增长,HBe Ag阴性的低ALT水平的慢性HBV携带者肝组织病理学损伤进展的风险增加,及时进行肝组织学检查非常重要,可尽早发现病变并给予抗病毒治疗,而抗病毒治疗对延缓病情很有帮助。
- 陈学福陈小苹马晓军黄晶罗晓丹廖金瑶岑爱群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慢性乙型肝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抗病毒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