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理学

主题

  • 2篇有机无机
  • 2篇有机无机复合
  • 2篇溶胶
  • 2篇溶胶-凝胶法
  • 2篇钨硅酸
  • 2篇无机复合
  • 2篇光致
  • 2篇光致变色
  • 2篇硅酸
  • 1篇缺位
  • 1篇APS
  • 1篇KEGGIN...

机构

  • 2篇上海大学

作者

  • 2篇潘庆谊
  • 2篇董晓雯
  • 2篇黄家骏
  • 1篇程知萱
  • 1篇黄焱
  • 1篇王思远

传媒

  • 1篇无机材料学报
  • 1篇精细化工

年份

  • 2篇200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负载缺位钨硅酸的有机无机复合光致变色薄膜被引量:2
2007年
采用sol-gel技术,利用缺位杂多酸中氧原子不饱和性,将Keggin结构缺位杂多酸盐SiW11以共价键结合到SiO2网络上,制备了SiW11/SiO2/PVA复合薄膜.IR光谱表明,SiW11在基体中基本保持Keggin结构,与SiO2网络上形成了W-O-Si共价键.由于W-O-Si键的生成,造成Keggin结构SiW11产生一定的形变.此薄膜在紫外光照射下变蓝,具有较好的光致变色性质.
董晓雯潘庆谊黄焱黄家骏王思远
关键词:有机无机复合光致变色溶胶-凝胶法
APS/TBOT负载Keggin结构钨硅酸的光致变色复合薄膜
2007年
用溶胶-凝胶法将杂多化合物镶嵌于新颖的C—Si—O—Ti网络复合体系,并通过旋涂法将其制成薄膜。采用IR,XRD和TG-DSC等方法对薄膜进行了结构表征,用UV-vis和ESR光谱对薄膜的光致变色性能及其机理进行了研究。复合薄膜在紫外光照射前为无色,经光照后逐渐变为深蓝色,在可见光区500和725 nm处出现特征吸收峰。随着光照时间的增加,吸收峰的强度有所增长,87 min时达到吸光饱和。避光静置3 h后吸收峰完全消失,薄膜从蓝色变为无色,复合薄膜表现出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光致变色性能。这一新颖的复合体系的形成,为进一步开拓同时具有光致变色和光催化复合性能的多功能材料提供了参考。该研究工作的新颖性,得到上海大学情报研究所2007年2月6日出具的第2007021000-001号《科技查新报告》证实。
黄家骏董晓雯潘庆谊程知萱
关键词:有机无机复合溶胶-凝胶法光致变色钨硅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