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亚祥

作品数:2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湖北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穴位
  • 2篇穴位埋线
  • 2篇埋线
  • 1篇形态学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密度
  • 1篇微血管
  • 1篇微血管密度
  • 1篇细胞
  • 1篇细胞因子
  • 1篇相关细胞
  • 1篇相关细胞因子
  • 1篇滑膜
  • 1篇滑膜组织
  • 1篇MVD表达
  • 1篇TGF-Α
  • 1篇CIA大鼠
  • 1篇IL-1Β
  • 1篇病理
  • 1篇病理形态

机构

  • 2篇武汉市中医医...
  • 2篇湖北中医药大...

作者

  • 2篇马志毅
  • 2篇陈丽川
  • 2篇李勇
  • 2篇涂晶晶
  • 2篇陈亚祥

传媒

  • 2篇湖北中医药大...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穴位埋线对大鼠CIA模型Treg/Th17相关细胞因子及滑膜组织病理形态学的影响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通过观察穴位埋线对大鼠胶元诱导型关节炎(CIA)模型血清Treg/Th17相关细胞因子及滑膜组织病理形态学的影响,从细胞因子角度以及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探讨其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Ⅱ型胶原诱导大鼠胶原性关节炎模型,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来氟米特组、穴位埋线治疗组、来氟米特+穴位埋线治疗组。动态观察大鼠一般情况、各项关节炎活动指标、HE染色观察滑膜病理改变、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6、IL-17和TGF-β1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均能有效改善CIA大鼠关节肿胀以及关节炎指数;提高血清中TGF-β1含量和降低血清中IL-6、IL-17含量,各治疗组能有效减轻CIA模型滑膜组织关节炎炎症及病理形态的改变。结论穴位埋线治疗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其可能调节Th17/Treg细胞平衡而显著减轻关节炎症和破坏。
马志毅陈丽川李勇陈亚祥涂晶晶
关键词:穴位埋线细胞因子病理形态学
穴位埋线对CIA大鼠IL-1β、TGF-α及MVD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通过观察穴位埋线对大鼠胶元诱导型关节炎(CIA)模型血清IL-1β、TNF-α表达及其滑膜新生血管的影响,探讨其对类风湿关节炎(RA)的作用机理。方法建立Ⅱ型胶原诱导大鼠胶原性关节炎模型,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来氟米特组、穴位埋线治疗组、来氟米特+穴位埋线治疗组。ELISA法血清中IL-1β、TNF-α表达含量变化和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滑膜组织MVD计数。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血清中IL-1β、TNF-α及滑膜组织MVD均明显下降(P<0.01),且各治疗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穴位埋线可能通过降低大鼠血清IL-1β、TNF-α表达而发挥抑制关节滑膜血管新生作用,这可能是姜黄素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之一。
马志毅陈丽川李勇陈亚祥涂晶晶
关键词:穴位埋线微血管密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