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晓红 作品数:7 被引量:6 H指数:2 供职机构: 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文化科学 哲学宗教 更多>>
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课程体系培养大学生的“核心素养” 2020年 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学校育人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通过构建模块化的课程内容、体验式的教学模式、全方位的心理育人环境、多元化的评价方法以及家校、社会的协同育人机制等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联,培养学生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李春青 邵晓红 万春秀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实践课程体系 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提升途径探究——以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为例 被引量:2 2014年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就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对人才的需求越发全面。经常会出现一边是企业用人荒,一边是毕业生找工作难,究其原因是学校人才培养与用人单位需求有距离,这其中学生综合素质不高是主要因素之一。本文结合多年的研究与实践,通过课堂教学、专业活动、全景全人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等途径,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取得了较好效果。 邵晓红 付淼关键词:高职学生 高职信息技术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探索 被引量:2 2021年 德技并修是高职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课程思政把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融会贯通,充分发挥专业课程育人功能。信息技术类专业按专业课程类型分层递进融入课程思政元素,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自然融入思政元素。健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调动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积极性,注重培养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能力,提升课堂教学和思政育人效果,为互联网企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柴方艳 邵晓红 栗延斌 王虹关键词:信息技术 教学改革 专业课程 基于“生活技能开发”项目构建高职大学生《自我认知》课程体系的探索 2021年 自我认知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提出的十项生活技能之一。自我认知技能作为一个人的基础能力,影响着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制约着个体人格的形成、发展和重建,更是提升学生心理品质、发展生活技能的主要途径。基于“生活技能开发”项目,构建《自我认知》课程体系,以期有效推进自我认知项目的开展,切实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技能,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李春青 姜桂娟 邵晓红关键词:课程体系 家校联动式劳动教育与高职《蔬菜生产技术》课程融合路径研究 2021年 构建互动平台明确家校联动中双方义务,是在高职《蔬菜》课程劳动教育中发挥家校联动互补优势的前提。专业教师系统实施模块化分组实训教学,提升学生基于专业的劳动素养;家庭创设条件,延伸和内化学生专业学习并提升劳动参与主动性;通过多维评价真实反映学生劳动素养培育成果;注重劳动教育在课程间的接续性,确保劳动教育的系统与完整。 鲁绪才 邵晓红 王玉莲 杜震宇 闫晓煜关键词:高职 劳动教育 家校联动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高职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被引量:2 2020年 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高职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研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了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共2358名学生。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抑郁症状群量表(PHQ-9)、简易应对量表(SCQ-20)、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是本次研究的主要工具。研究结果显示,有无隔离经历、家人有无患病经历在高职生的焦虑情绪上存在显著差异,而且有无隔离经历还是导致高职生抑郁情绪的主要因素。疫情下,高职生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焦虑和抑郁情绪,被隔离是引发高职生出现焦虑和抑郁情绪的主要因素,消极应对方式可能会加剧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出现,而积极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则能够有效调节焦虑和抑郁情绪。 万春秀 邵晓红关键词:高职生 心理健康状况 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以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为例 2024年 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党对教育的新要求,把劳动教育纳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健全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是立德树人的任务要求。本文从构建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意义、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思路以及以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开展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实践为例,构建了“1 + R + S”劳动教育立体化课程体系,增强了高职大学生劳动教育课程实效性,助力新时代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吴英 李明松 隋艳 焦泽昌 邵晓红 刘玉兵关键词:劳动教育 高职院校 课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