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兴华

作品数:1 被引量:39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地壳
  • 1篇地壳厚度
  • 1篇断裂带
  • 1篇远震
  • 1篇远震接收函数
  • 1篇裂带
  • 1篇龙门山
  • 1篇龙门山断裂
  • 1篇龙门山断裂带
  • 1篇接收函数
  • 1篇MS8
  • 1篇泊松比

机构

  • 1篇四川省地震局
  • 1篇中国地震局地...

作者

  • 1篇吕智勇
  • 1篇姚志祥
  • 1篇楼海
  • 1篇王椿镛
  • 1篇罗兴华

传媒

  • 1篇第四纪研究

年份

  • 1篇2010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龙门山及其邻区的地壳厚度和泊松比被引量:39
2010年
根据龙门山及其周边地区(26°~35°N,98°~109°E)的132个台站的宽频带远震记录,使用H-k叠加方法计算地壳厚度和波速比。结果表明该区域的地壳厚度总体变化是:从东向西增加,东部的最小厚度为37.8km,西部的最大厚度是68.1km,其中横跨龙门山断裂带的地壳厚度变化最大,从东南的41.5km增加到西北的52.5km。根据Airy均衡理论,用台站的高程和观测地壳厚度数据求得最小二乘意义下的壳幔密度差为0.649g/cm^3,平均地壳厚度为37.9km。龙门山及其邻近地区基本上处于均衡状态。松潘-甘孜地体北部和西秦岭造山带具有低泊松比(v<0.26),扬子地台的西南部具有低-中泊松比(v<0.27),松潘-甘孜地体南部、三江褶皱带和四川盆地具有中-高泊松比(0.26≤v≤0.29)。该地区的泊松比空间分布不支持青藏高原东部广泛分布的下地壳流的假说。龙门山断裂带南段及其附近地区的高泊松比(v≥0.30)可以看成是地壳具有较高的铁镁质组分和/或存在部分熔融。该地区下地壳可能是处于富含流体和温度较高的部分熔融状态。松潘-甘孜块体南部的上地壳物质向东运动,受刚性强度较大的扬子地台的阻挡,导致沿龙门山断裂带产生应变积累。当断层被地壳流体弱化,积累的应变能量快速释放,产生汶川M_S8.0地震。
王椿镛楼海姚志祥罗兴华吕智勇
关键词:龙门山断裂带地壳厚度泊松比远震接收函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