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达
- 作品数:4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 两种溶磷真菌溶解不同磷源及释放磷的机理研究
- 磷素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须的营养元素之一,在植物新陈代谢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虽然磷素在我国大多数的土壤中总量较高,但这些土壤中 95 %以上的磷以植物很难直接利用的难溶无机态或者有机态存在,远远不能满足作物的生长需要,...
- 张琳田达苏慕李真胡水金
- 四环素对芘污染农田土壤微生物修复的影响及响应过程被引量:7
- 2016年
- 针对城郊农田土壤中多环芳烃和抗生素复合污染的新特征,通过室内模拟土培实验,研究四环素(Tetracycline,TC)胁迫下,降解菌Sphingobium sp.PHE3对长三角典型农田土壤中芘的降解效果和影响机制。研究表明,接种降解菌处理(B)能明显促进土壤中芘的降解,TC的引入可显著抑制土壤中芘的深度降解过程(P<0.05)。经过90天培养后,B处理与接菌+添加TC处理(BTC)的降解率分别为40.1%、25.7%,较对照分别提高了23.0倍、14.1倍。通过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分析发现,降解菌数量在经历90天的土壤环境适应期后逐渐快速增加,其数量变化与污染物芘在土壤中含量消减趋势呈负相关;引入芘和四环素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和功能稳定性具有显著影响(P<0.05),然而对土壤真菌群落影响不显著(P>0.05)。此外,B和BTC处理条件下,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荧光素二乙酸酯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值显著高于单独添加芘处理(P)和单独添加TC处理(TC),但P处理与TC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外源污染物(芘或四环素)对于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具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致使降解菌功能作用受到抑制。综上研究结果表明TC可明显抑制土壤中典型四环多环芳烃的微生物降解过程,针对多环芳烃与抗生素复合有机污染农田土壤的微生物强化修复技术有待深入研究。
- 沈方圆孙明明焦加国武俊田达刘款李辉信胡锋SCHWAB A.Paul
- 关键词:多环芳烃土壤污染四环素微生物降解
- 土壤反硝化对磺胺嘧啶及抗性基因消减的影响被引量:3
- 2017年
- 农田土壤中抗生素及抗性基因的复合污染已给生态环境安全和人体健康带来了全新隐患。针对厌氧条件下,反硝化作用过程对土壤抗生素乃至抗性基因消减影响的研究一直相对较少。因而,本研究采集牛粪堆积池塘周边底层农田土壤作为目标污染土壤,重点研究反硝化作用过程对土壤磺胺嘧啶及抗性基因消减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原始污染土壤处理(T1),添加了NO_3~–-N的处理(T2)可以显著强化土壤和水相中反硝化速率,提升N_2O的产气速率,促进土壤中磺胺嘧啶浓度和抗性基因丰度的快速降低;同时发现土壤反硝化基因(nir K、nir S和nos Z)与磺胺类抗性基因(sul Ⅰ和sul Ⅱ)呈显著负相关(P<0.05),说明当NO_3~–-N底物越充足,土壤反硝化细菌活性往往被激活,其反硝化功能基因表达就越活跃,土壤反硝化作用过程就越强烈,从而反馈作用促进磺胺嘧啶抗生素的厌氧消减,进而有助于sul系列抗性基因丰度的显著衰减;同时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及对反硝化细菌的分离筛选后,发现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赖氨酸芽胞杆菌属(Lysinibacillus)的细菌是土壤厌氧反应前后的主导优势菌群,对于强化反硝化过程和促进磺胺嘧啶及sul抗性基因的消减发挥了潜在的积极作用。本研究结果可为探明土壤中抗生素的厌氧消减过程和缓解抗性基因的扩散传播提供新颖的认知基础。
- 刘款孙明明刘满强焦加国田达陈旭武俊李辉信胡锋A.Paul Schwab
- 关键词:磺胺嘧啶抗性基因
- 磷灰石矿物的微生物改性及其应用被引量:2
- 2017年
- 磷灰石中储藏着地球上90%以上的磷(P),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矿物材料,已成为矿物、生物、医学和环境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磷灰石矿物极低的溶解度限制了其在众多领域的应用效率,同时也是自然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磷素输入的主要限制因子。自然界中的溶磷微生物能促进磷灰石矿物的溶解,提高磷灰石中磷的利用效率。本文中,笔者综述了微生物对磷灰石矿物的改性作用及其在农业、环境领域中的应用,为磷灰石在肥料开发、环境修复、磷化工、生物医学等方面的拓展应用提供借鉴。
- 苏慕田达李真胡水金
- 关键词:磷灰石生物肥料磷矿物材料环境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