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效敏

作品数:3 被引量:41H指数:3
供职机构:辽宁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控制区
  • 2篇星鲽
  • 2篇圆斑星鲽
  • 1篇苏氨酸
  • 1篇种群
  • 1篇种群遗传
  • 1篇系统进化
  • 1篇线粒体
  • 1篇线粒体DNA...
  • 1篇线粒体基因
  • 1篇线粒体基因组
  • 1篇线粒体基因组...
  • 1篇线粒体控制区
  • 1篇结构分化
  • 1篇进化
  • 1篇基因
  • 1篇基因组
  • 1篇海豹
  • 1篇氨酸
  • 1篇斑海豹

机构

  • 3篇辽宁省海洋水...
  • 3篇辽宁师范大学
  • 2篇大连水产学院

作者

  • 3篇周遵春
  • 3篇赫崇波
  • 3篇王效敏
  • 2篇葛陇利
  • 2篇高祥刚
  • 2篇刘卫东
  • 1篇马志强
  • 1篇木云雷
  • 1篇王强
  • 1篇王丕烈
  • 1篇韩家波
  • 1篇曹洁

传媒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遗传
  • 1篇水产科学

年份

  • 3篇200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圆斑星鲽及相关种类线粒体DNA控制区结构分析被引量:15
2007年
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测定了圆斑星鲽(Verasper variegatus)的24个个体的线粒体控制区(Control region)核苷酸全序列,并进行了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圆斑星鲽线粒体控制区核苷酸全序列具有长度多态性,得到4种长度单元型,主要表现为控制区中的串联重复序列的长度不同。对鲽形目鱼类如鲽科的条斑星鲽(Verasper moseri)、黄盖鲽(Limanda feruginea)、马舌鲽(Reinhardtius hippoglossoides),美洲拟庸鲽(Heppoglossoides platessoides)和鲆科的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以及鳎科的欧洲鳎(Soleasolea)、塞内加尔鳎(S. senegalensis)和沙鳎(S. lascari)的控制区的比较研究发现,鲽形目鱼类的线粒体控制区均存在相似的结构,即线粒体控制区可分为终止相关序列区(ETAS)、中央保守区(包括CSB-A、CSB-B、CSB-C、CSB-D、CSB-E、CSB-F)以及保守序列区(CSB1、CSB2、CSB3)和重复序列区(Repeat region)4个区域。通过与脊椎动物各个纲线粒体控制区序列的比较分析,发现只有鲽形目(包括鲆、鲽类和鳎类)鱼类和两栖纲的无尾类在CSB-3之后存在相似的串联重复序列。
赫崇波曹洁刘卫东周遵春葛陇利高祥刚王效敏
关键词:圆斑星鲽线粒体控制区串联重复序列结构分化
辽东湾斑海豹线粒体苏氨酸和脯氨酸及控制区部分序列分析被引量:9
2007年
通过PCR产物测序法,测定了46只辽东湾斑海豹线粒体DNA的一段包括部分苏氨酸和脯氨酸tRNA基因及部分控制区的717 bp序列,得到17个序列单元型。与港海豹相比,所有辽东湾斑海豹17个单元型在控制区序列中都有2处缺失,是区分港海豹和斑海豹的种间分子标记。与日本海和鄂霍次克海区斑海豹m tDNA相同片段进行比较研究,发现辽东湾斑海豹的线粒体控制区DNA的单元型比例相对较少,遗传多样性水平相对较低。辽东湾斑海豹m tDNA的16296位点即苏氨酸tRNA基因序列的最后一位有1个C碱基的插入,16607位点存在T/C转换,这两个变异位点是鉴别辽东湾斑海豹与日本及鄂霍次克海区斑海豹的重要分子标记。初步表明,辽东湾斑海豹与日本海、鄂霍次克海斑海豹是属于不同的地理种群,或者辽东湾斑海豹同这两个海区斑海豹未发生基因交流或者雌性个体的相互交流。
韩家波赫崇波王效敏王强马志强周遵春王丕烈
关键词:斑海豹线粒体种群遗传
圆斑星鲽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结构及其进化被引量:19
2007年
利用圆斑星鲽(Verasper variegatus Temminck et Schlegel)和相关鱼类的部分线粒体基因序列,设计出6对扩增引物,通过PCR扩增产物直接测序和引物行走(Primer walking)法测定圆斑星鲽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并对其进行结构与进化分析。圆斑星鲽线粒体基因组序列长17273 bp,其基因序列及构成都与其他硬骨鱼基本相同,包括37个基因(2个rRNA基因、22个tRNA基因和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和2个非编码区(控制区和WANCY区)。在22个tRNA基因中,tRNA^Gln、tRNA^Ala、tRNA^Asn、tRNA^Cys、tRNA^Tyr、tRNA^Ser(第2个)、tRNA^Gln和tRNA^Pro的编码基因位于L链上,其余则位于H链上。在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中,除了COⅠ基因的起始密码子为GTG外,其余均以ATG为起始密码子。蛋白质编码基因包括具有完整TAA终止密码子的ND1,COⅠ,ATP8,ND4L,ND5,而其他蛋白编码基因则具有不完全终止密码子。在L链上,ND6是仅有的一个蛋白质编码基因。圆斑星蝶的控制区包含1个终止相关序列区(ETAS)、6个中央保守序列区(CSB-A、B、C、D、E、F)和3个保守序列区(CSB-1、2、3)以及长串联重复区(Tandemly repeat sequence)。用NJ法和MP法对5个目22种鱼mtDNA的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的氨基酸序列进行系统分析,结果显示,圆斑星蝶与石鲽关系最近,鲽形目的鲆、鲽类与鲈形目的够科(Carangidae)、鲷科(Sparidae)鱼类亲缘关系较近,而同属于鲽形目的塞内加尔鳎(Solea senegalensis)没有和任何目聚在一起,成为一个独立的分支。圆斑星蝶的基因组全序列序列已提交到GenBank,登录号为DQ403797,控制区单元型序列的GenBank登录号为BQ834444~7。[中国水产科学,2007,14(4):584—592]
赫崇波高祥刚王效敏刘卫东周遵春木云雷葛陇利
关键词:圆斑星鲽线粒体基因组控制区系统进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