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爱华

作品数:2 被引量:44H指数:2
供职机构:张掖祁连山水源林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林业局'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研究网络'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蓄水
  • 1篇蓄水能力
  • 1篇指标体系
  • 1篇入渗
  • 1篇水源涵养
  • 1篇水源涵养林
  • 1篇水源涵养效益
  • 1篇水源林
  • 1篇土壤
  • 1篇土壤入渗
  • 1篇祁连山森林
  • 1篇祁连山水源林
  • 1篇持水能力

机构

  • 2篇张掖祁连山水...

作者

  • 2篇潘爱华
  • 1篇常宗强
  • 1篇车克钧
  • 1篇张学龙
  • 1篇王金叶
  • 1篇常学向

传媒

  • 2篇西北林学院学...

年份

  • 2篇200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祁连山森林水源涵养效益初析被引量:27
2001年
通过环刀、烘干法、双环入渗器与 Ag NO3 - Na Cl离子示踪法 ,对祁连山森林水源涵养效益研究表明 ,祁连山森林林地枯落物层最大持水能力为 3 3 87.3万 t ;林地土壤入渗的稳渗能力为 40 0 0 .6万 t,与草地相比林地土壤稳渗效益为 3 992 .4万 t;林地土壤蓄水能力为2 85 5 0 .0万 t,与草地相比林地土壤蓄水效益为 90 2 7.0万 t,土壤水分效益相当可观。
常学向王金叶张学龙常宗强潘爱华
关键词:水源涵养林持水能力土壤入渗蓄水能力
祁连山水源林可持续经营指标体系的研究被引量:18
2001年
依据蒙特利尔进程 (Montreal)的有关标准与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 ,结合我国西北干旱区水源涵养林的实际 ,探讨我国温带干旱、半干旱区水源林可持续经营的标准与指标 ,并对指标体系的理论依据、指导思想和原则、指标体系的设计与评价进行了初步探讨。
车克钧潘爱华
关键词:水源林指标体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