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九生

作品数:4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篇相机
  • 2篇空间相机
  • 2篇LABVIE...
  • 1篇电源
  • 1篇多通道
  • 1篇虚拟仪器
  • 1篇谱特性
  • 1篇热仿真
  • 1篇热阻
  • 1篇系统设计
  • 1篇接触热阻
  • 1篇棱镜
  • 1篇光谱
  • 1篇光谱带宽
  • 1篇光谱分辨率
  • 1篇光谱特性
  • 1篇PXI
  • 1篇VEE
  • 1篇HP_VEE
  • 1篇测控

机构

  • 4篇中国科学院研...
  • 4篇中国科学院长...

作者

  • 4篇吴清文
  • 4篇梁九生
  • 3篇黄涛
  • 2篇郭亮
  • 1篇余飞
  • 1篇陈立恒
  • 1篇黎明

传媒

  • 2篇中国光学与应...
  • 1篇测控技术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年份

  • 2篇2010
  • 2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空间相机接触热阻的计算被引量:11
2009年
为了解决空间相机接触热阻难以确定的问题,从接触面传导和辐射换热的角度考虑,给出了其接触热阻的计算方法。根据空间相机的材料、加工、装配及其特殊运行环境,得到一个合理的接触系数范围。以空间相机的正视相机为例,对其结构进行合理的简化,利用I-DEAS/TMG热分析模块建立有限元模型,仿真计算了低温稳态平衡工况,考察了热阻波动对温度分布的影响。正视相机热分析计算结果和热环境模拟实验数据较为吻合,最大偏差为0.45℃。研究结果表明,该接触热阻计算方法合理,可以预测太空环境中干接触的精密加工表面间的接触热阻。
黄涛吴清文梁九生余飞黎明
关键词:空间相机热仿真接触热阻
超光谱成像仪中棱镜的热光谱特性
2010年
为了确定超光谱成像仪热控指标和开展热设计,研究了超光谱成像仪中棱镜的热光谱特性。介绍了超光谱成像仪的工作原理以及热光谱特性的含义,分析了棱镜的环境热效应,论述了棱镜热光谱特性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推导了温度变化时棱镜偏转角以及角色散的函数关系,进一步得到光谱中心平移及光谱带宽随温度变化规律。借助有限元分析,比较了K9、熔石英两种材料的棱镜的入射角、顶角、材料色散、光谱中心平移及光谱带宽随温度变化规律,确定了棱镜的热控指标,并设计了热光谱试验。理论分析和试验结果表明由于热变形引起的光谱带宽和光谱分辨率改变可以忽略不计,光谱平移主要由材料折射率温度系数决定;棱镜材料色散(dn/dλ)对温度变化不敏感,因此温度变化对其光谱带宽影响不明显;本文研究方法合理,结果可信,对确定棱镜的热控指标和优化热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梁九生吴清文李泽学陈立恒郭亮
关键词:超光谱成像仪棱镜光谱带宽光谱分辨率
基于LabVIEW和HP VEE的程控电源系统设计被引量:1
2009年
为提高空间相机热平衡试验的精度、效率、自动化程度及其轨道外热流模拟的真实程度,基于虚拟仪器技术,在LabVIEW 8.5和HP VEE开发环境下,设计了本系统。利用VISA与GPIB、串口通信的可编程电源通信,并根据采集到的温度数据监控整个试验过程。该系统装置简单,调节方便,适用于空间相机热平衡试验,曾在某空间相机补充热平衡实验中应用,试验结果表明:系统成功实现了对瞬变外热流模拟的自动控制。
梁九生吴清文黄涛郭亮
关键词:LABVIEWVEE
基于LabVIEW的空间相机试验测控系统设计被引量:4
2010年
在LabVIEW开发环境下,基于虚拟仪器和PXI总线,采用National Instrument(NI)公司的数据采集卡,设计了一个空间相机试验测控系统,实现了硬件设计和软件功能。该系统具有多个通道,可测试温度、应力、应变等多种参数,能实现测控参数设置、数据采集与处理、数据及曲线显示、信号分析与处理、远程通信等多种功能。在某空间相机分系统热平衡试验中,用于测试、控制36个热敏电阻测温点和14个热电偶测温点的温度。结果表明,系统达到了0.5℃的控温要求;热电偶的标定和标准水银温度计的比对结果表明,本系统测温精度可达到0.15℃。与传统的文本语言相比,利用LabVIEW节省了大约80%的时间。本系统具有延续开发能力和可移植性,其设计方法能为其它测控系统的开发提供参考。
梁九生吴清文黄涛
关键词:空间相机测控系统LABVIEWPXI虚拟仪器多通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