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云
- 作品数:10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卵圆细胞对肝损伤的修复作用及机制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研究卵圆细胞在肝损伤中的修复作用,并对其可能的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清洁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20只)和模型组(30只),两组均于实验第5周取肝组织进行常规病理、透射电镜,免疫组化检测波形蛋白(vimentin)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表达,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Notch1、RBP-Jκ、HES1mRNA表达。结果正常对照组大鼠肝组织学形态正常,偶见vimentin和PCNA阳性细胞,Notch1、RBP-Jκ、HES1mRNA低表达;模型组主要于汇管区发现大量卵圆细胞,电镜下可见卵圆细胞的特征性表现张力微丝和桥粒连接,免疫组化示vimentin和PCNA阳性细胞明显增加(P<0.01),Notch1、RBP-Jκ、HES1 mRNA表达显著上调(P<0.01)。结论卵圆细胞在肝损伤修复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其作用机制与Notch家族有关。
- 姚树坤杨志云常丽丽
- 关键词:干细胞波形蛋白肝损伤
- 清肝化瘀方对大鼠肝癌前病变模型Notch信号系统的影响被引量:9
- 2006年
- 目的:探讨清肝化瘀方对大鼠肝癌前病变模型Notch信号系统的影响。方法:用二乙基亚硝胺(DEN)建立Solt-Farber二步大鼠肝癌前病变的短期实验模型,应用不同浓度的清肝化瘀方进行干预,酶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三磷酸腺苷酶(ATP酶)的表达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白蛋白(ALB)、Notch1、Notch1配体Jagged的表达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清肝化瘀方等效剂量、大剂量组ATP酶、ALB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Notch1、Jagged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清肝化瘀方可有效阻断大鼠肝癌前病变,其作用机理可能与调节Notch信号通路有关。
- 杨志云姚树坤殷飞修贺明
- Notch1、Delta、NF-κB在肝癌前病变大鼠中的表达及清肝化瘀方药的调节作用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清肝化瘀方药阻断大鼠肝癌前病变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A组)、清肝化瘀方药等效剂量组(B组)、清肝化瘀方药大剂量组(C组)、对照组(D组),分别用酶组化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γ-谷胺酰转肽酶(γ-GT酶)、Notch1、Notch1配体Delta、NF-κB的表达变化。结果:与D组比较,A组γ-GT酶、Notch1、Delta、NF-κB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并且NF-κB与Notch1、Delta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865、0.742,P<0.01)。与A组比较,C组γ-GT酶、Notch1、Delta、NF-κB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1)。结论:清肝化瘀方药可保护肝细胞阻断癌变,其机制可能与下调Notch1、Delta、NF-κB有关。
- 杨志云姚树坤殷飞修贺明
- 关键词:清肝化瘀方药肝癌前病变NOTCH1DELTANF-KB
- 清肝化瘀方药对大鼠肝癌前病变的阻断作用及对Notch信号转导通路的调控作用
- 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世界范围内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每年约有1O万人新患此病,其死亡率在我国恶性肿瘤中居第二位。目前手术切除仍是治疗肝癌的首选方法,但术后...
- 杨志云
- 关键词:清肝化瘀方药肝癌前病变血清药理学苦参碱
-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 苦参碱诱导大鼠肝卵圆细胞株WB F-344细胞分化中Wnt-1蛋白的作用
- 目的研究苦参碱干预体外培养的大鼠肝卵圆细胞的分化中 wnt-1蛋白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肝卵圆细胞,分别用不同浓度的苦参碱处理卵圆细胞后,用 HE 染色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用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细胞内甲胎蛋白、白蛋白、WN...
- 高金昙殷飞杨志云
- 文献传递
- 苦参碱诱导大鼠肝卵圆细胞表型改变被引量:3
- 2006年
- 背景与目的:在肝细胞癌发生过程中出现卵圆细胞不典型增生,阻断其恶变或诱导其向肝细胞方向分化是肝癌化学预防的重要途径,为寻找有效的卵圆细胞分化诱导药物,我们建立了大鼠卵圆细胞增殖模型,研究苦参碱对化学诱发肝癌模型中卵圆细胞表型的改变。方法:SD大鼠喂饲2-乙酰氨基芴加三分之二肝切除术建立卵圆细胞增殖模型,模型组、低剂量苦参碱组、高剂量苦参碱组、对照组,光镜、透射电镜观察卵圆细胞的超微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造血干细胞标志Thy-1、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表达的变化;酶组织化学方法检测γ-谷氨酰转肽酶(γ-glutamyltranspeptidase,γ-GT酶)、三磷酸腺苷酶(adenosinetriphosphatase,ATP酶)表达的变化。结果:超微结构显示高剂量苦参碱组卵圆细胞体积较模型组大,含有更多的粗面内质网等细胞器。Thy-1免疫组化表达指数模型组为8.15±2.64,低剂量苦参碱组为5.27±1.32,高剂量苦参碱组为3.83±0.35,对照组为1.63±0.22,高剂量苦参碱组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AFP阳性细胞计数模型组为15.36±4.42,低剂量苦参碱组为9.75±2.41,高剂量苦参碱组为7.33±1.38,对照组为2.51±0.93,高剂量苦参碱组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低剂量苦参碱对γ-GT阳性病灶抑制率为33.35%,高剂量苦参碱抑制率为55.37%,高剂量苦参碱组显著高于低剂量苦参碱组(P<0.05)。结论:苦参碱抑制卵圆细胞增生,使卵圆细胞的超微结构发生改变,降低Thy-1、AFP、γ-GT酶表达,表明苦参碱可诱导卵圆细胞表型改变。
- 杨志云姚树坤殷飞修贺明
- 关键词:苦参碱肝卵圆细胞免疫组化超微结构
- 清肝化瘀方药对大鼠肝癌前病变中卵圆细胞表型的影响被引量:5
- 2006年
- 背景与目的:探讨清肝化瘀方药阻断二乙基亚硝胺(Diethylnitrosamine,DEN)Solt_Farber二步法致大鼠肝癌前病变的机制。材料与方法:用DEN建立Solt_Farber二步法肝癌前病变短期动物模型,以不同浓度的清肝化瘀方药进行干预。透射电镜观察此模型中卵圆细胞的超微结构;酶组织化学方法检测γ_谷胺酰转肽酶(γ_GT酶)、葡萄糖_6_磷酸酶(G_6_P酶)的表达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甲胎球蛋白(AFP)、白蛋白(ALB)表达的变化。结果:清肝化瘀方药能明显抑制肝癌前病变中肝细胞γ_GT酶的表达,增加G_6_P酶的表达;同时降低卵圆细胞及肝细胞中AFP的表达,增加ALB的表达。结论:清肝化瘀方药可有效阻断肝癌前病变,大剂量组较小剂量组作用明显,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诱导卵圆细胞向肝细胞主向分化有关。
- 杨志云姚树坤殷飞修贺明
- 关键词:清肝化瘀方药肝癌前病变肝卵圆细胞
- 苦参碱对肝卵圆细胞增殖模型大鼠Notch1,Jagged1mRN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研究肝卵圆细胞增殖模型大鼠Notch1,Jag-ged1mRNA表达的变化及苦参碱对其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48只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A组);苦参碱小剂量(B组);苦参碱组大剂量(C组);D组即正常对照组.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造血干细胞标记(Thy-1)表达的变化、半定量RT-PCR方法观察肝组织中Notch1,Jagged1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与D组比较,A组Thy-1蛋白,Notch1mRNA,Jag-ged1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A组比较,C组Thy-1蛋白,Notch1mRNA,Jagged1mRNA表达显著下调(P<0.01).结论:苦参碱可有效的调节Notch信号通路、下调Thy-1蛋白表达,可能是其抑制卵圆细胞过度增殖、诱导卵圆细胞向肝细胞方向定向分化的机制之一.
- 杨志云姚树坤殷飞
- 关键词:苦参碱卵母细胞THY-1NOTCH1
- 苦参碱诱导大鼠肝卵圆细胞株WB F-344细胞分化中Wnt-1蛋白的作用
- 目的:研究苦参碱干预体外培养的大鼠肝卵圆细胞的分化中 wnt-1蛋白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肝卵圆细胞, 分别用不同浓度的苦参碱处理卵圆细胞后,用 HE 染色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用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细胞内甲胎蛋白、白蛋白...
- 高金昙殷飞杨志云姚树坤
- 关键词:苦参碱卵圆细胞WNT
- 文献传递
- Notch信号通路与肝癌
- 2008年
- 细胞间的信息传递在细胞发育分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Notch信号通路作为一种进化上相对保守的细胞相互作用机制,维持着细胞增殖、分化、凋亡之间的平衡,其能够扩大并固化相邻细胞之间的分子差异,对细胞分化命运起决定性作用。本文综述了Notch蛋白的基本结构、Notch信号通路的激活方式、其主要相关分子以及Notch信号通路在肝癌中的作用。
- 杨志云姚树坤殷飞
- 关键词:NOTCH信号通路肝脏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