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若男
- 作品数:4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天津理工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文化科学艺术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老龄化社会下公共交通系统辅助设施优化设计研究被引量:8
- 2017年
- 以老龄化社会背景作为切入点,站在老龄群体需求的立场分析考量,最大限度地完善公共交通服务系统。本文通过分析老龄人对公共交通系统设施的满意度,结合老龄人群生理、心理等方面的特殊因素,借鉴国内外老龄出行行为特征及相关实践案例综合研究。基于关怀设计理念对公共交通系统辅助设施产品进行优化设计,促进老龄人群意愿出行需求幸福感的提升。期许为老龄化社会新貌焕发提供新的设计思路,为构筑更全面、系统的公共交通辅助设施体验服务提供借鉴和参考意义。
- 李若男朱荔丽
- 关键词:老龄化社会公共交通系统辅助设施优化设计
- 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研究——以花丝镶嵌手工技艺为例
- 花丝镶嵌手工技艺作为拥有3000多年历史渊源的细金工艺,在历史上具有极高的影响力。随着封建王朝的衰败,社会的不断变迁,花丝镶嵌手工技艺渐渐地淡出人类视线。自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后,花丝镶嵌工艺...
- 李若男
- 关键词:花丝镶嵌
- 文献传递
- 工业设计史课程教学改革初探被引量:4
- 2016年
- 文章对《工业设计史》课程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结合该课程的发展现状,总结了存在的问题与弊端,针对现有的问题进行了实地调研,形成了一系列的相应对策,并期望对相关的设计史论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一个思考的角度。
- 朱荔丽李若男
- 关键词:工业设计史课程教学改革
- 新型城镇化语境下京津冀民俗艺术文创产业发展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民俗艺术面临着去留的问题,京津冀地区民俗艺术又当何去何从,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方法从设计师的视角出发,通过文创产业化开发的方式,使京津冀地区文化气息与当地民俗艺术相互渗透,打造具有地域民俗特色的"一地一品"民俗文创品牌。结论通过个案研究,并以京津冀地区为背景,文创产业开发为手段,旨在提出新型传承模式,为青年设计师提供丰富的设计思维和创作思路,同时带动京津冀地区民俗艺术协同创新,使民俗艺术回归"大地"。
- 朱荔丽李若男
-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民俗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