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瑢
- 作品数:4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北京工商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属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更多>>
- 氧化石墨烯/PVF复合膜制备、表征及分离性能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采用流涎法制备了聚氟乙烯(PVF)膜及氧化石墨烯(GO)填充的PVF两种均质薄膜,并用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FTIR-ATR)、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仪(DSC)、热重分析仪(TGA)、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分别表征了PVF及其改性膜的结构特点,热性质、结晶性、断面形貌,同时测试了两种膜对苯酚水溶液的渗透汽化分离性能。结果表明,GO可以提高PVF的耐热性,并对PVF有诱导结晶的作用;PVF及GO/PVF复合膜均可从含酚废水中优先脱除苯酚;GO能够显著提高PVF膜的渗透通量。
- 叶宏石胜鹏王玉陈晓培李瑢
- 关键词:聚氟乙烯石墨烯热性能
- 环糊精修饰碳纳米管改性聚氨酯膜的制备及脱酚性能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渗透汽化膜分离技术以其节能、环保等优点在苯酚/水分离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研究采用β-环糊精(β-CD)对羧基化碳纳米管(MWCNTs-COOH)和羟基化碳纳米管(MWCNTs-OH)分别进行物理和化学改性,得到4种β-CD修饰的碳纳米管,将改性后的碳纳米管填充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基聚氨酯。并对改性碳纳米管和PU膜进行了红外、拉曼和热性质表征,测试膜的渗透汽化脱酚性能。结果表明,4种改性PU膜中,物理改性的羟基化碳纳米管改性PU膜的渗透通量最大,β-CD化学接枝的MWCNTs-COOH改性PU膜的分离因子最大,80℃含0.5wt%的苯酚水溶液,其分离因子为4.81,渗透通量为156.16kg·μm·m-2·h-1。
- 王玉叶宏廖怡平李瑢丁羽翎
- 关键词:聚氨酯碳纳米管Β-环糊精渗透汽化
- HTPB基聚氨酯膜的制备及渗透汽化脱酚性能研究
- 2014年
- 采用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端羟基聚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HTBS)和端羟基聚丁二烯–丙烯腈共聚物(HTBN)三种软段制备了聚氨酯(PUR)膜,利用红外光谱仪、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仪、热重分析仪表征了膜的结构和热性能;并以苯酚水溶液为目标体系,考察了三种膜的溶胀性以及渗透汽化分离性能。结果表明,HTPB–PUR膜具有最大的微相分离程度和耐热性;软段中的氰基会增大膜的溶胀度;HTBS–PUR膜具有最高的渗透性,而HTPB–PUR膜选择性最好;三种膜的总渗透通量、分离因子和渗透汽化分离指数均随进料温度升高而增加。
- 叶宏王玉李瑢石胜鹏丁羽翎
- 关键词:聚氨酯渗透汽化分离膜
- 碳纳米管填充聚氨酯膜的制备及渗透汽化性能研究被引量:4
- 2014年
- 渗透汽化膜分离技术在苯酚/水领域引起广泛关注。文章对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基的聚氨酯膜进行填充改性并研究其对苯酚/水体系的渗透汽化性能。利用物理和化学方法将β-环糊精(β-CD)接枝到羟基碳纳米管(MWNTs-OH)上,制备两种碳纳米管,并对改性后的碳纳米管进行元素分析。将改性后的两种碳纳米管填充到聚氨酯中。研究发现,物理改性羟基化碳纳米管的渗透通量最大,80℃达175.56 kg·μm·m-2·h-1,但是分离因子为2.8;化学改性的羟基化碳纳米管的分离性能较优,80℃下膜的分离因子为3.6,渗透通量为101.73 kg·μm·m-2·h-1。
- 王玉李瑢叶宏丁羽翎
- 关键词:聚氨酯碳纳米管Β-环糊精渗透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