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玉凤

作品数:3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血管
  • 3篇血管内皮
  • 3篇血管内皮生长...
  • 3篇视网膜
  • 3篇视网膜病
  • 3篇视网膜病变
  • 3篇网膜
  • 3篇内皮
  • 3篇内皮生长因子
  • 3篇放射性
  • 3篇放射性视网膜...
  • 3篇病变
  • 2篇新生血管
  • 2篇血清
  • 2篇血清血管内皮...
  • 2篇玻璃体
  • 1篇新生血管化
  • 1篇血管化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 1篇视网膜疾病

机构

  • 3篇广西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周平
  • 3篇李玉凤

传媒

  • 1篇眼科研究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放射性视网膜病变大鼠玻璃体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相关研究
目的过放射性Co照射SD大鼠制作放射性视网膜病变(radiation etinopathy,RR)大鼠模型,检测RR大鼠血清、玻璃体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含量,探讨在RR的发展中,VEGF的作用。方法45只雄性...
李玉凤周平
文献传递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放射性视网膜病变新生血管的形成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放射性视网膜病变作为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的一种眼部并发症,国内外的报道不多,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因此归纳总结放射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制以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1990-01/2006-06期间有关放射性视网膜病变的文章,检索词“VEGF,Radiation Retinopathy,New Blood Vessels”,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0-01/2006-06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放射性视网膜病变,新生血管生成”,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取符合研究要求的有关文章找全文。资料提炼:共收集到60篇有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放射性视网膜病变的文章,其中45篇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各系统器官中的作用,涉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放射性视网膜病变等方面;其中15篇为放射性视网膜病变文章,涉及病例个案报道,临床观察等方面。资料综合:①放射性视网膜病变眼底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是其特点性病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近年来被确定为对新生血管性疾病发展过程有重要影响的细胞因子。②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可诱导视网膜下新生血管的形成。缺氧启动了血管新生的过程。③发病机制考虑为放射线诱导的DNA损伤使内皮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死亡,当正常分裂的细胞数量难以补偿丢失的细胞时,血管内皮连续性破坏,功能障碍。结论:目前放射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制仍有争议,但眼底新生血管出现是其重要的临床表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高低与新生血管形成有关。
李玉凤周平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视网膜疾病视网膜新生血管化
放射性视网膜病变大鼠玻璃体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相关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通过放射性60Co照射SD大鼠制作放射性视网膜病变(RR)模型,探讨在RR的发展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作用。方法45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Gy组和30Gy组,每组15只。60Co射线照射制作RR模型。分别于3、6、9个月时检测RR大鼠血清及玻璃体中的VEGF质量浓度,并制作大鼠视网膜毛细血管铺片。结果30Gy组与10Gy组大鼠玻璃体中VEGF浓度较正常对照组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0Gy组与10Gy组大鼠血清中VEGF质量浓度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大鼠视网膜毛细血管铺片结果显示,随时间延长视网膜微血管病变逐渐加重。结论在RR大鼠模型中,VEGF参与RR的发展。随时间延长玻璃体中VEGF质量浓度增加,后者与RR视网膜微血管病变的发展呈正相关,为临床上治疗RR提供理论依据。
李玉凤周平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放射性视网膜病变玻璃体视网膜铺片新生血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