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毅
- 作品数:6 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 散热末端质调节优化的模拟分析被引量:2
- 2019年
- 保证热量供需一致是供热系统运行调节的主要目标。鉴于模拟分析对建筑热惯性作用下热扰量影响的动态特性的全面反映,本研究基于建筑热环境模拟软件DeST,从房间散热末端供水温度调节的角度,尝试分析建立散热末端供热质调节优化的构造方法,并通过具体案例对供水温度优化调节的构造方法的应用加以分析说明。结果表明,本研究所提出的散热末端供热质调节优化的构造方法可将房间室温基本稳定在设计范围内。同时,基于该构造方法所得到的供水温度模式对房间室温调节的理想程度会受到室内热扰和太阳辐射得热、最终归结为室内外通风换气的影响。通风换气对室温影响的加大会降低建筑线性热力系统假设的准确度,进而使得所确定的供水温度模式并未实现真正的优化。但即使在此情况下,仍可采用日平均供水温度随加权平均外温线性变化的供水温度模式实现对房间室温调节的优化。本研究对于优化供热系统的运行调节以及促进供热系统节能具有较强的工程应用价值。
- 简毅文徐国义刘晓霄李毅
- 关键词:供热系统
- 集中供热系统板式换热器热工性能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以北京市某集中供热系统板式换热器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系统管网热水供回水温度以及燃气消耗量等数据的分析处理,采用误差传递的理论,计算获得该集中供热系统内板式换热器的实际热工性能。并针对该板式换热器提出了运行和维护时需采取的相关措施以改善其热工性能,如疏通换热器管路、增强换热器保温、降低换热器与外界环境的散热损失等。
- 简毅文李毅孙乐陈山雨李锐
- 关键词:板式换热器热工性能运行数据
- 末端散热器选型对供暖效果影响的模拟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以北京某学生宿舍楼的供热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实际的室外气象、室内人员、照明、电器设备发热以及散热器供水温度,利用De ST-h软件,开展建筑房间供暖效果的模拟分析。根据模拟计算的结果,从散热器面积、散热器类型以及热水流量的角度,研究分析供热系统散热器选型对供暖季房间室温及散热器散热量的影响状况。计算结果反映出以上3个因素各自不同的影响特点。进一步的分析对比强调出散热器在低于设计流量状态下运行对房间热状况的不利影响。因此,供热系统管网的设计和运行调试要尽可能降低水力失调度,并适当使整个管网系统在"大流量"的状态下运行。同时,从改善房间供暖效果的角度,尽量选择散热性能优良的散热器。
- 简毅文刘昭辉李毅
- 关键词:供暖效果供水流量
- 住宅夏季非空调环境的人体热适应——个体特性被引量:4
- 2014年
- 为了从更细微的层面把握和认识北京地区住宅夏季非空调环境下人体的热适应特性,从单个个体角度开展相关的分析研究。通过分析建立连续变化的室内温湿度环境与人体对热湿环境主观评价的相互联系,从人体对室内温度、湿度的热适应水平以及在热适应水平上室内温、湿度两者的交互作用两个方面,对住宅夏季非空调环境下单个个体热适应特性进行较完整的分析和刻画。并以北京城区某个居住者为例,阐述了上述的分析方法在研究个体对住宅夏季非空调室内环境热适应特性的应用。
- 简毅文裴泽尹素菊李毅
- 燃气锅炉房供热系统运行调节实际效果被引量:2
- 2014年
- 某燃气锅炉房供热系统采取分阶段改变流量的质调节方法。对供暖期运行调节的实际效果及耗气量、供热参数进行分析。在基本满足室内温度要求的前提下,严寒期一级管网供、回水温度变化范围分别为46~67℃、40~55℃,低于设计供、回水温度95、70℃,系统能耗在合理范围内。
- 简毅文李毅孙乐张星李锐
- 关键词:燃气锅炉房运行调节供热参数
- 气候补偿器应用效果及影响特性的模拟研究被引量:10
- 2016年
- 通过对北京地区某建筑集中供热后的室温和供暖耗热量的模拟计算,侧重于供热系统供水温度的调节,从定量角度分析气候补偿器静态和非静态2种补偿模式对建筑供暖效果的影响,对比2种气候补偿模式下过量供热的程度,并进一步针对供水温度调节模型的不足展开理论分析。结果表明,气候补偿器有助于改善建筑室内热状况,但仍会出现过量供热的现象。因此,为最大限度保证热源端热量供给与用户端热量需求的相一致,管网供水温度的调节不仅要补偿外温的变化,还应修正室内热扰、太阳辐射产生的影响,同时考虑围护结构蓄热、放热对室内热状况的影响。本文工作对后续供水温度调节模型的优化研究以及建筑节能工作的有效开展有重要参考。
- 简毅文李毅田园泉高萌常小艳
- 关键词:气候补偿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