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东
- 作品数:2 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浙江农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科技厅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生物学更多>>
- Fe离子不同形态诱导血清蛋白质分子别构效应的比较分析研究被引量:4
- 2013年
- 通过紫外差谱方法研究金属Fe离子不同形态与不同类别血清白蛋白分子的别构效应,并比较分析分子作用机理.考察氧介导条件对Fe离子不同形态分别与人血清白蛋白(Human serum albumin,HSA)、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别构效应的影响,建立定量模型方程.结果表明,Fe离子不同形态与血清白蛋白结合反应体系中存在Fe(Ⅱ)-HSA/BSA~Fe(Ⅲ)-HSA/BSA的动态平衡,Fe(Ⅱ)-HSA/BSA~Fe(Ⅲ)-HSA/BSA电子转移效应是别构效应的关键影响因素,导致Fe离子不同形态与血清白蛋白结合反应的别构效应迥异,呈现形态显著性差异.氧介导及无氧条件下的Fe(Ⅱ)-HSA/BSA~Fe(Ⅲ)-HSA/BSA电子转移效应机理不同.无氧条件下,Fe(Ⅲ)与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遵循动力学一级反应规律,计算得到结合反应体系的速率常数k及自由能变ΔG≠.
- 郭明李慧东张璐颖周珊
- 关键词:动力学方程
- 锌离子的血清蛋白质输运机制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采用等温滴定量热法研究血清白蛋白输运锌离子的相互作用机制,测定反应体系的结合参数与热力学参数,并讨论结合反应的分子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血清白蛋白输运锌离子过程中,锌离子与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反应符合langmuir模型,拥有强、弱两类结合位点。强结合位点的结合常数K1=1.86×105L.mol-1,结合位点数N1=1.17;弱结合位点的结合常数K2=7.16×103L.mol-1,结合位点数N2=2.85。分析血清白蛋白输运锌离子的热力学参数表明,两类结合过程均为自发过程,两类结合过程的主要作用力为静电作用力,且均表现为以焓驱动为主的焓熵协同驱动过程。
- 郭明李慧东邵爽鲁小旺范文翔
- 关键词:牛血清白蛋白锌离子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