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学芬
- 作品数:3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腮腺美容切口治疗腮腺肿瘤临床效果探讨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探究腮腺美容切口治疗腮腺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2月笔者医院收治的106例腮腺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S形切口入路切除术,观察组采用V形切口入路切除术。观察两组手术效果、美学效果、面神经功能、生活质量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用温哥华瘢痕量表与患者和观测者瘢痕评价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H-B面神经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口干、面部凹陷畸形、Frey's综合征、暂时性面瘫及术区麻木发生率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形切口入路治疗腮腺肿瘤的疗效、美学效果及面神经功能较传统S形切口入路好,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 张文忠张思庆朱学芬魏明勇
- 关键词:V形切口面神经功能
- 应用负压引流结合区域弹性加压包扎术预防腮腺术后涎瘘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7
- 2016年
- 目的研究腮腺术区负压引流结合区域弹性加压包扎术在腮腺手术的应用价值,探讨腮腺术后涎瘘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0例腮腺良性肿瘤需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100例腮腺术区负压引流去除后区域弹性加压包扎组和100例传统绷带包扎组,分析2组术后涎瘘的发生率,同时分析术中、术后因素可能和涎瘘发生的关系。采用SPSS 1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负压引流结合区域弹性加压包扎涎瘘发生率(2%)较传统组(12%)明显降低,甚至可以杜绝涎瘘发生,两组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结论腮腺术后负压引流结合区域弹性加压包扎术预防涎瘘明显优于传统包扎方法,患者舒适度高、不影响张口进食、讲话、听力、无头面部受压疼痛,包扎时间短、外观美观,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董希银张文忠朱学芬杨雯君
- 关键词:腮腺手术负压引流包扎方法涎瘘
- 下颌骨成釉细胞瘤个体化手术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讨下颌骨成釉细胞瘤个体化手术治疗方法及适应症。方法:选取2010年~2018年收治下颌骨成釉细胞瘤患者38例,根据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及病理学检查情况进行临床分型并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单囊型采取开窗减压术,术后缩小停止给予彻底刮治术;实性、多囊型采取彻底刮治开窗术;外周型采取扩大切除术;多囊大型骨质破坏、颌骨畸形,累及软组织、反复复发者、局部恶性变者采用节段性下颌骨切除术。结果:术后随访2~3年,单囊型采取开窗术,缩小后二次彻底刮治术,术后失败2例。实性、多囊型采取彻底刮治开窗术术后1例复发。外周型采取扩大切除术术后无复发,多囊大型骨质破坏、颌骨畸形、累及软组织、反复复发、恶性变者采用节段性下颌骨切除术后无复发。结论:根据下颌骨成釉细胞瘤临床分型采用个体化手术治疗,能最大限度地保存下颌骨连续性及功能,外形美观,减少复发。
- 朱学芬董希银张思庆魏明勇刘浏
- 关键词:下颌骨成釉细胞瘤临床分型个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