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军龙

作品数:4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陕西省教育厅规划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 2篇水利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渭河陕西段
  • 1篇氮磷
  • 1篇氮磷释放
  • 1篇摇蚊
  • 1篇摇蚊幼虫
  • 1篇生物扰动
  • 1篇水交换
  • 1篇潜流
  • 1篇温度梯度
  • 1篇磷释放
  • 1篇径流
  • 1篇径流量
  • 1篇河床
  • 1篇河流
  • 1篇河流沉积物
  • 1篇
  • 1篇KV
  • 1篇沉积物

机构

  • 4篇西北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4篇宋进喜
  • 4篇张军龙
  • 3篇杨小刚
  • 3篇王元元
  • 2篇张波
  • 1篇李晓娟
  • 1篇薛健
  • 1篇曹明明

传媒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干旱区地理

年份

  • 2篇2016
  • 2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渭河陕西段径流量对经济用水的响应被引量:3
2016年
随着社会的发展,区域经济用水对河流径流量的影响日益显著,厘清河流径流对经济用水的响应机制,将为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及科学管理提供依据。以渭河陕西段关中地区经济用水、径流量以及相关数据为基础,采用年际变差系数法、累计距平法和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对经济用水量和径流量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利用相关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研究流域内径流量对经济用水的响应,探讨农业用水、工业用水及生活用水对径流量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1997-2013年渭河流域经济用水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增幅不大,其中,农业用水所占比重最大;渭河陕西段径流量1960-2013年有显著减小的趋势,变化率为-0.8 m3·s-1;渭河径流量对关中地区经济用水量有较强的响应,3种用水中径流量对农业用水响应程度最大,表现为径流量随着农业用水量的增加而减少,径流量变幅约是农业用水变幅的11.6倍,并且这种趋势越来越显著,尤其在枯水季节,农业用水量的增加会加速渭河径流量的枯竭,而工业用水量和生活用水量对径流量的影响较小,这表明大力推进节水农业是缓解水资源供需情况日趋紧张的有效途径。
李晓娟张军龙宋进喜杨小刚
关键词:径流量
北洛河潜流带水交换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应用温度梯度法对北洛河蒲城段4个研究点潜流带水交换进行分析,通过河床沉积物不同深度温度分布廓线解析了河段潜流带的水交换方式,运用热扩散对流方程对各研究点的水交换进行了定量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除常乐村是地下水补给河水和河水补给地下水两种交换方式并存之外,其它3个研究点均表现为地下水补给河水;每个研究点的3个断面之间温度分布廓线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但同一断面上的5个测试点温度分布廓线表现出相同的趋势;在地下水补给河水的断面中,水交换量基本表现为河流东岸高于西岸即侵蚀岸高于沉积岸。
李佳选王元元宋进喜张军龙蒋卫威杨小刚
关键词:水交换温度梯度
摇蚊幼虫与霍甫水丝蚓扰动对河流沉积物中氮、磷、氧释放的影响被引量:9
2015年
定量研究河床沉积物中的生物扰动对污染物的影响效应,对于维护河流健康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基于室内实验模拟摇蚊和霍甫水丝蚓对河床沉积物的扰动过程,研究两种生物扰动作用对沉积物中氮、磷释放以及生物扰动对上覆水中溶解氧的影响.在相同的沉积物环境中分别放入单一物种,实验结果显示,相对于空白组,摇蚊幼虫组的上覆水中氨氮、总氮、总磷平均净增量分别为2.32、0.787、0.105 mg·L-1,霍甫水丝蚓组的氨氮、总氮、总磷平均净增量分别为0.72、0.462、0.063 mg·L-1,表明摇蚊幼虫和霍甫水丝蚓的扰动作用均能促进沉积物中氨氮、总氮、总磷向上覆水中的释放,且摇蚊幼虫对污染物释放的作用效果比水丝蚓更明显;当摇蚊幼虫和水丝蚓混合放入后,摇蚊幼虫对沉积物中氨氮、总氮、总磷释放起主要促进作用;在混合实验组(摇蚊23条,霍甫水丝蚓47条)中,氨氮、总氮、总磷的平均净增量均低于单一物种的摇蚊组和水丝蚓组,表明在该组中,摇蚊幼虫和霍甫水丝蚓在沉积物中共同扰动作用对氮、磷释放的促进效果减弱;对上覆水中溶解氧浓度而言,摇蚊所占比例越高,溶解氧浓度就越低,且上覆水中的溶解氧浓度变化,会影响生物扰动对沉积物氮、磷释放的效果.
王元元宋进喜蒋卫威程丹东薛健杨小刚张波张军龙
关键词:生物扰动摇蚊幼虫沉积物氮磷释放
渭河陕西段河床渗透系数时空变化规律及其机制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采用水头下降竖管法对2011年11月-2014年11月渭河陕西段的5个区域河床垂向渗透系数(Kv)进行计算,分析其变化规律并试图通过沉积物的物理化学性质揭示Kv值变化的机制。结果表明:1)渭河草滩段河床的Kv值大于其它4个点位;2)草滩段Kv值具有较为强的时间变异,其它4个点位Kv值在较小范围内变动即趋于稳定;3)2013年5月以后各点位的Kv值比较接近;4)河水温度差异对Kv值的时空变化有一定的影响;5)河床沉积物的类型差异是Kv值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6)不同类型的河床沉积物对Kv值的影响机制存在差异,但Kv值均与沉积物的孔隙率(n)和不均匀系数(Cu)相关。
张波宋进喜曹明明蒋卫威王元元张军龙
关键词:KV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