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文化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4篇教育
  • 3篇教学
  • 2篇新能源
  • 2篇新能源材料
  • 2篇双创
  • 2篇能源
  • 2篇能源材料
  • 2篇教育背景
  • 1篇大学毕业
  • 1篇大学毕业生
  • 1篇大学生
  • 1篇新管理
  • 1篇新管理模式
  • 1篇研究生教育
  • 1篇政教
  • 1篇智慧型
  • 1篇三自教育
  • 1篇实践教学
  • 1篇实验教学
  • 1篇实验教学体系

机构

  • 8篇武汉科技大学

作者

  • 8篇夏璐
  • 3篇冯涛
  • 3篇张淑琴
  • 3篇戴明杰
  • 2篇任大军
  • 1篇张旭明
  • 1篇范先媛
  • 1篇贾涓
  • 1篇陈永亮
  • 1篇付继江
  • 1篇张晓晴
  • 1篇高标
  • 1篇师静蕊

传媒

  • 3篇创新教育研究
  • 1篇创新创业理论...
  • 1篇教书育人(高...
  • 1篇绿色科技
  • 1篇科教导刊
  • 1篇高教学刊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双创”教育背景下环境工程研究生教育中开放式教学法的应用
2021年
把双创教育作为一种教学理念,分析了其与《环境测试技术与原理》课程教学相结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针对“双创”教育背景下的研究生课程课堂教学,进行了以开放式研讨学习为导向的探索,拟将双创教育融合到研究生课堂教学中,一方面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从教学活动中得到反馈和启发,实现教学相长。
张淑琴赵畅方子健夏璐夏璐任大军张晓晴
关键词:教学研究与实践
材料科学交叉学科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以武汉科技大学为例被引量:3
2019年
材料科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学科,在很多科学技术领域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准。本文通过对武汉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机理进行研究思考,探索材料科学交叉学科研究生的培养模式,能够拓宽研究生的知识范围、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综合素质和竞争力、增加研究生的就业机会,满足国内高校对材料科学及其他专业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的需求和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
夏璐付继江高标
“双创”教育背景下智慧型教育技术在实验课程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该文通过探索"双创"教育背景下智慧型教育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以期提供一种新的实验课程教学方法和实践路径,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来引导和服务学生,发挥融入式、嵌入式、渗入式教学技术的作用,在虚拟中模拟,在现实中实践,进而提高高校实验教学质量,使大学生更高效、更主动地掌握各类技能和理论,全面提高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和动力。
夏璐冯涛张淑琴
关键词:创新创业
融入“思政教育”和“标准可量化”的实验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以武汉科技大学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为例
2024年
武汉科技大学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在实验教学实践中,构建了以“思政教育”为导入基础的实验教学体系。该体系在实验过程中强调了“三自教育”,明确实验课程的在专业中的定位、在职业规划中的作用;设计了“标准可量化”的实验项目,让学生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弥补短板;制定了基于OBE的实验教学大纲和评价机制,注重实验教学过程性评价和持续改进。最终目的是提升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戴明杰师静蕊夏璐贾涓
关键词:思政教育实验教学体系
“双碳”背景下新能源材料产业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被引量:3
2022年
探索“双碳”背景下材料科学与工程中新能源材料产业化所需的人才培养模式,思考培养模式中现存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提升材料科学与工程中新能源材料专业高素质人才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大学生对“双碳”背景下材料科学与工程新工科属性和新能源材料产业化对国民经济发展重要性的认识,强化大学生自主创新意识和自我学习能力,从而在学业中,就业中,创业中获得成功。
夏璐戴明杰
关键词:新能源材料
三自教育理论对大学毕业生质量提升的探索与思考被引量:1
2018年
我国高校在校大学生规模居世界第一,高校数量居世界第二,毛入学率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但高校质量居世界中等,大学毕业生平均质量处于中等水平。本文运用大学生三自教育理论模式,将"三自教育"融于教学研究、科学研究和教书育人过程中,探索提升大学毕业生质量的途径和方法,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大学生的三自能力,从而培养更多高质量的优秀人才。
夏璐张旭明冯涛
新管理模式在大学生三自中的应用与意义被引量:9
2017年
实现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关键在于高校教育工作者要站在国家和高校发展的高度来培养人才,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持续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日常工作的执行能力和管理水平,为大学生学业成功、就业成功、创业成功和事业成功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大学生三自成功,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对现有大学生三自管理模式和部分管理流程进行思考、探索和创新,特别是对大学生干部的管理运作能力和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进行全面的引导、培养和提高,使大学生更好地适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形势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
夏璐戴明杰范先媛
以实践为导向的环境领域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2025年
针对“环境 + 新能源材料”教学缺乏有效培养学生创新性和综合实践能力的体系,拟从实践培养体系、实践教学平台、实践教学评价方式等角度构建出“环境 + 新能源材料”方向复合型人才的实践教学培养模式,以期能够达到学生既能够从环境工程视角看到新能源材料对环境保护、污染治理、能源转换与存储等领域的影响,又能够从新能源材料视角看到环境可持续性与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在“碳双控”政策的推动下,旨在培养可适应社会需求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环境领域的新型人才。In view of the deficiency of an effective system for fostering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comprehensive practical abilities in the teaching of “Environment + New Energy Materials”, it is proposed to construct a practical teaching training mode for interdisciplinary talents in the “Environment + New Energy Materials” direc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he practical training system, practical teaching platform, and practical teaching evaluation methods, with the expectation that students can not only perceive the influence of new energy materials 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ollution governance, energy conversion and storage, etc.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but also recognize the significance of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and ecological bala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ew energy materials. Driven by the “dual carbon control” policy, the aim is to cultivate high-quality and application-oriented new talents in the environmental field who possess an innovative spirit and practical capabilities to adapt to social demands.
夏璐任大军陈永亮张淑琴冯涛
关键词:实践教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