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淑荣

作品数:2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低血糖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硬化
  • 1篇动脉硬化患者
  • 1篇血糖
  • 1篇输注
  • 1篇输注泵
  • 1篇糖尿
  • 1篇糖尿病
  • 1篇跛行
  • 1篇下肢
  • 1篇静息
  • 1篇静息痛
  • 1篇老年
  • 1篇老年人
  • 1篇护理
  • 1篇护理对策
  • 1篇间歇性跛行
  • 1篇分析及护理对...
  • 1篇泵输注

机构

  • 2篇沈阳军区总医...

作者

  • 2篇杨文
  • 2篇初荣
  • 2篇杨鸿雁
  • 2篇王玉
  • 2篇刘淑荣
  • 1篇汤北
  • 1篇罗宁
  • 1篇曾倩

传媒

  • 1篇解放军护理杂...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年份

  • 2篇200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老年人不典型低血糖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被引量:4
2005年
结合病例,分析了老年人易发生低血糖及发生低血糖后症状不典型的原因,提示护理人员重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做好预防低血糖方面的教育。
杨文初荣刘淑荣杨鸿雁王玉
关键词:老年人糖尿病低血糖护理
容量泵输注尿激酶对老年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患者下肢静息痛、间歇跛行及行走距离的影响(英文)
2005年
背景: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症常出现肢体发凉、麻木、疼痛、溃疡,重者发生肢体坏死,严重影响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目的:观察容量输液泵输注尿激酶对闭塞性动脉硬化性肢体缺血患者下肢疼痛及行走功能的改善作用。设计:随机分组,对照观察。单位: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第二干部病房。对象:2000-01/2003-12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第二干部病房诊断明确的77例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42例。方法:治疗组:经前臂静脉输注尿激酶50~70万U,每小时输注10万U,根据症状改善情况决定用药时间,5~8d一疗程。对照组:静脉滴注复方丹参30mL,1次/d,共15d。主要观察指标:两组治疗后下肢静息痛、麻木无力、间歇性跛行、行走距离的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两组77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两组用药情况:治疗组每天应用容量泵输注尿激酶(60±12.1)万(50~70万)U,10万U/h,治疗(7±3.6)d(5~11d)。对照组均用复方丹参30mL×15d。②两组效果比较:治疗组静息痛消失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5%(9/35),30%(3/42),χ2=4.45,P<0.05],治疗组间歇性跛行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0.8%(17/35),39.1%(9/42),χ2=8.91,P<0.01],治疗组行走距离明显长于对照组[(120.2±23.5),(76.5±12.6)m,t=7.34,P<0.01]。③未发生出血病例。结论:应用容量泵输注尿激酶,可控制每小时用药量,改善了肢体的慢性缺血症状,75%的患者静息疼痛消失,80.8%的患者间歇性跛行改善,行走距离明显增加,显著提高了患者的下肢功能,且未出现出血现象。
杨文初荣王玉曾倩刘淑荣罗宁杨鸿雁汤北
关键词:输注泵动脉硬化下肢间歇性跛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