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大熊猫
  • 1篇野生大熊猫
  • 1篇育幼
  • 1篇育幼行为
  • 1篇乳期
  • 1篇授精
  • 1篇圈舍
  • 1篇圈养
  • 1篇人工授精
  • 1篇繁殖
  • 1篇AILURO...
  • 1篇MELANO...
  • 1篇哺乳
  • 1篇哺乳期
  • 1篇雌性大熊猫

机构

  • 3篇中国保护大熊...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3篇冯莉
  • 2篇张和民
  • 2篇李德生
  • 1篇张贵权
  • 1篇张亚辉
  • 1篇黄炎
  • 1篇何永果
  • 1篇胡大明
  • 1篇马凯
  • 1篇汤纯香
  • 1篇周世强
  • 1篇魏荣平
  • 1篇王鹏彦
  • 1篇刘定震

传媒

  • 1篇兽类学报
  • 1篇四川林业科技
  • 1篇Develo...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09
  • 1篇200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野生大熊猫地理分布格局的空间尺度分析被引量:3
2009年
本文初步分析了形成大熊猫地理分布格局的地理、景观和生境尺度机制,野生大熊猫的地理分布格局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地理、区域气候、生境结构等综合作用的结果。因而,我们在评估大熊猫栖息地质量、建设走廊带以及自然保护区管理的过程中,应该采用整体论、系统论的观点进行研究与工作,以便达到预期的效果。
周世强冯莉张亚辉张和民
哺乳期圈养雌性大熊猫圈舍转移及其育幼行为变化被引量:7
2015年
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为我国特有珍稀濒危物种之一,被誉为“国宝”。经过科研人员多年努力,圈养大熊猫“配种难、受孕难、幼仔存活难”等问题已基本被成功解决,圈养大熊猫种群数量正在快速增加(张和民等,2013)。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四川卧龙、成都和陕西楼观台3个较大的圈养大熊猫种群繁育基地。
何永果宋仕贤马凯冯莉李德生刘定震
关键词:大熊猫哺乳期育幼行为
大熊猫人工授精的研究被引量:6
2002年
繁殖大熊猫的目的是圈养种群的自我维持和保持遗传多样性。由于圈养种群中有自然交配能力的雄兽很少 ,人工授精则成为有效的遗传管理的重要手段。本研究的目的是确定单纯人工授精的效率。 1 998年至 2 0 0 0年期间 ,在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 ,对 7只大熊猫进行了人工授精 (每只连续 2d) ,精液通过人工采精方法从 6只不同的雄兽中获得 ,使用鲜精、冷藏精液和冻精多种方法进行人工授精。 6只雄兽的精液平均值是 :采精量 3.3±0 .5ml;精子密度 1 ,42 9.8± 2 35 .4× 1 0 6/ml;活力 81 .7± 2 .1 % ;运动状态 ( 0~ 5 ,5 =最好 )3 1± 0 .1 ;精子正常率 79 3± 9.2 %。对 7只大熊猫进行的 1 4次人工授精中 ,使用的精液体积为 2 4± 0 3ml;活力是 73.5± 2 .9% ;运动状态为 2 .5± 0 .1 ;每次人工授精总活动精子数是 684.2± 1 1 8.2× 1 0 6。 7只大熊猫有 4只受孕 ( 5 7.1 % ) ,共产 5仔。平均孕娠期 1 31 .5±9.7d ,每胎平均 1 .3± 0 .3仔。同时 ,运用自然交配与人工授精相结合的方法 ,进行了 1 8只次实验 ,成功 1 2只次 ,产仔 2 0只 ,繁殖成功率为 66.7%。本研究结果表明 ,人工授精能有效地使不能自然交配的雄性大熊猫参与繁殖 ,提高繁殖率 ,增加圈养大熊猫的遗传多样性。
黄炎王鹏彦张贵权张和民李德生汤纯香魏荣平胡大明冯莉Howard J G
关键词:大熊猫人工授精繁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