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光明

作品数:4 被引量:47H指数:3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食管
  • 2篇食管癌
  • 2篇手术
  • 2篇结节
  • 2篇孤立性肺
  • 2篇孤立性肺结节
  • 2篇肺结节
  • 1篇代食管
  • 1篇电视胸腔镜
  • 1篇电视胸腔镜手...
  • 1篇胸腔
  • 1篇胸腔镜
  • 1篇胸腔镜手术
  • 1篇原发癌
  • 1篇早期诊治
  • 1篇诊治
  • 1篇手术后并发症
  • 1篇术后
  • 1篇术后并发
  • 1篇术后并发症

机构

  • 4篇扬州大学
  • 1篇江苏省肿瘤医...

作者

  • 4篇吕必宏
  • 4篇何光明
  • 3篇奚小祥
  • 3篇陈瑞
  • 2篇叶婷
  • 1篇许林
  • 1篇王启斌
  • 1篇刘阳晨
  • 1篇叶宏勋
  • 1篇周绍兵
  • 1篇栾翠芳
  • 1篇汪宝贯
  • 1篇徐翔
  • 1篇何建明
  • 1篇朱卫东

传媒

  • 2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中国胸心血管...
  • 1篇中国肿瘤外科...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0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NSE、Cyfra21-1、CEA及CA125在孤立性肺结节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16
2015年
目的探讨NSE、Cyfra21-1、CEA及CA125四种肿瘤标志物在孤立性肺结节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经胸部X线、CT诊断的孤立性肺结节患者70例,将术后病理确诊为肺癌的52例作为肺癌组,良性病变18例作为肺部良性疾病组。检测所有入选患者血清中NSE、Cyfra21-1、CEA及CA125水平。结果肺癌组NSE和Cyfra21-1水平均显著高于肺部良性疾病组(P<0.05),而2组CEA、CA125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SE单独检测诊断肺癌的灵敏度为48.1%,特异度为77.8%;Cyfra21-1单独检测诊断肺癌的灵敏度为61.5%,特异度为77.8%;两项联合检测诊断肺癌的灵敏度为78.8%,特异度为66.7%。结论 NSE和Cyfra21-1水平在孤立性肺结节肺癌患者中显著高于良性病变者,NSE和Cyfra21-1检测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有一定价值。
奚小祥吕必宏叶婷何光明陈瑞徐翔汪宝贯
关键词:肺结节
保留胃网膜右血管弓胃代食管术治疗同期食管、胃双原发癌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同期食管、胃双原发癌外科治疗的术式的选择。方法回顾分析泰兴市人民医院2010年8月至2015年9月期间35例同期食管、胃双原发癌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例采用保留胃网膜右血管弓胃代食管手术方式,15例采用结肠代食管手术方式。结果保留胃网膜右血管弓手术组与结肠代食管手术组在手术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方面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期食管、胃双原发癌经保留胃网膜右血管弓手术方式是安全的,效果可靠,符合肿瘤根治原则。
陈瑞吕必宏何光明奚小祥许林
关键词:食管癌胃癌双原发癌胃代食管术结肠代食管术
中晚期食管癌系列治疗和手术后并发症防治研究被引量:8
2005年
目的对中晚期食管癌系列治疗方法行了评价。方法对食管癌单纯放疗、放疗的同时给予化疗、单纯手术、术前放疗+手术和手术+术后“T”放疗的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对术前化疗+手术+术后放疗或化疗进行了临床观察和理论上探讨;对术后各种并发症采取预防措施。结果单纯放疗组5年生存率为22%,单纯手术组为33.18%,放疗同时化疗组为14%,手术+术后“T”放疗组为41.7%,术后并发症逐年减少,病死率下降。结论手术根治仍是食管癌重要治疗方法,“二野”手术后“T”放疗临床研究取得了“三野”手术的5年存活率效果。术前化疗+标准手术+术后放疗和化疗是提高食管癌远期生存率的优化方案。
王启斌吕必宏朱卫东何光明叶宏勋周绍兵刘阳晨
关键词:食管癌手术放疗化疗并发症
孤立性肺结节早期诊治的临床策略被引量:21
2014年
目的 探讨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早期诊治的临床策略,明确肿瘤标志物、术前CT引导下亚甲蓝联合Hookwire针穿刺定位技术及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在孤立性肺结节早期诊治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2月泰兴市人民医院胸外科70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3例、女37例,年龄32~87(59.74±2.04)岁。收集病史,术前行心肺、肝肾功能、痰细胞学和支气管镜等常规检查,联合检测肺癌血清肿瘤标志物进行初步的良恶性诊断,并作手术风险评估。对孤立性肺结节直径小于1cm或肺内小结节预计术中无法准确定位者,术前半小时行常规CT引导下亚甲蓝与Hookwire联合定位;对肺结节较大预计术中可准确定位者,可直接行VATS肺结节及周围肺组织的楔形切除术。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如病理检查为恶性病变则行规范肺叶切除或肺段切除加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术,如病理检查为良性病变则结束手术。对孤立性肺结节患者特别是早期肺癌患者作长期的随访。结果住院期间无死亡,无支气管胸膜瘘发生,并发肺部感染2例、气胸3例、切口感染1例,经对症治疗后均治愈或好转出院。本组70例患者中有11例术前行肺穿刺获得病理诊断;59例患者中有12例肺结节偏中央型,术中穿刺活检,47例患者在VATS下行肺结节切除术,病理诊断结果为:腺癌19例,鳞癌9例,细支气管肺泡癌3例,腺鳞癌2例,炎I生假瘤11例、肺结核球4例,肉芽肿5例,硬化性血管瘤2例,乳腺癌肺转移1例,结肠癌肺转移1例,甲状腺癌肺转移1例,胃癌肺转移1例。随访70例(100%),随访时间2~34个月,无死亡,1例右肺上叶腺癌患者术后18个月发生脑转移,目前在接受放疗中,其余患者生存质量良好。结论对孤立性肺结�
奚小祥吕必宏何光明何建明陈瑞叶婷栾翠芳
关键词:孤立性肺结节肿瘤标志物电视胸腔镜手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