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龙慧

作品数:2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南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1篇地铁
  • 1篇地铁地下车站
  • 1篇地下车站
  • 1篇地震
  • 1篇动力分析
  • 1篇动力特性
  • 1篇动力特性分析
  • 1篇动力相互作用
  • 1篇软土
  • 1篇软土场地
  • 1篇铁路
  • 1篇力特性
  • 1篇路堤
  • 1篇路堤填料
  • 1篇路基
  • 1篇加速度
  • 1篇加速度响应
  • 1篇建筑
  • 1篇过渡段
  • 1篇高层建筑

机构

  • 2篇南华大学
  • 1篇中国冶金科工...
  • 1篇中南大学

作者

  • 2篇胡萍
  • 2篇龙慧
  • 1篇王永和
  • 1篇陈振富
  • 1篇谭志催

传媒

  • 2篇南华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1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软土场地中地铁地下车站对邻近高层建筑地震加速度响应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基于典型的南京软土场地条件,建立地铁地下车站—土体—高层建筑系统二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模型,研究了两层三跨岛式地铁地下车站结构对邻近高层建筑地震加速度反应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地铁地下车站使高层建筑与地表接触位置的地表加速度反应动力系数!谱谱值在周期0.5~3 s范围有所增大,建筑各层的峰值加速度反应基本上均有所增大,局部楼层的峰值加速度反应增大达43.7%.随高层建筑与地铁车站间距的增大,该影响逐渐减小.若高层建筑分别采用桩基础/筏板基础,间距与地铁地下车站宽度之比D/B≥1,而D/B≥0.75时该影响可以忽略.
龙慧陈振富胡萍
关键词:高层建筑地铁地下车站软土场地动力相互作用
不同填料填筑高速铁路隧——涵—隧过渡段路基的动力特性分析
2017年
基于D'Alembert原理的能量弱变分和整体Lagrange格式,建立了隧—涵—隧过渡段半空间垂向耦合的动力计算模型.通过现场实测结果和数值分析的对比证明了该计算模型具有较好的精确性和适用性,并利用该模型分析计算出不同填料填筑过渡段路基后在移动列车荷载作用下的动态响应特征.分析结果表明:竖向动位移随过渡段纵向呈"W"或"M"形状,起伏很大,动位移、动速度、动加速度衰减速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不利于行车的平顺性;但A、B组填料,级配碎石和级配碎石+5%水泥均能满足高速铁路动力响应要求;采用A、B填料作为路堤本体的填筑材料是可行的,但采用级配碎石或级配碎石+5%水泥填筑隧—涵—隧过渡段路堤本体层更加合理.
胡萍谭志催龙慧王永和
关键词:动力分析高速铁路路堤填料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