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增明
- 作品数:11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国防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开展论坛式教学的途径探析
- 2021年
- 20世纪90年代之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团队持续探索与实践论坛式教学法,为近些年来扎实推进论坛式教学提供了极为宝贵的有益经验。随着课程教学的深入开展,本着提升课程建设质量和教学效果的目的,教学团队成员在已有的良好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与实践论坛式教学的可行途径。形成了关于实施途径的一些做法与认识:利用好课前十分钟,利用好自学辅导课,利用好教学专网,在各教学班内部开展主题论坛,举办全校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员研讨会”,结合校外实践教学活动探索开展论坛式教学。
- 刘增明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
- 论青年马克思思想中的解放政治
- 2022年
- 黑格尔、青年黑格尔派唯心主义哲学世界观的消极性与保守性,变相肯定了作为政治解放成果的资本主义政治国家。要实现人的真正解放,就必须与为政治解放辩护的旧哲学世界观决裂。资本主义政治国家以虚假普遍性强化了不同阶级之间的对立,继宗教异化之后发生了政治异化。因此,马克思提出了政治批判的现实任务,解放政治成为超越政治解放的出路。马克思勾勒了解放政治的大致轮廓:科学共产主义世界观的初步确立,申明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使命,全体社会成员真实参与公共事务。马克思认为现实的个人的相互联结构成了国家与社会,人民才是国家与社会的真实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以人的真正解放为指引,为向共产主义共同体过渡奠定了坚实的政治文明基础。
- 刘增明董晓辉
- 关键词:政治解放解放政治政治国家无产阶级
- 多措并举促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教与学被引量:1
- 2018年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是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的重要课程,对于学好其他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如何更好地促进该课程的教与学,切实实现该课程的预期教学目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团队及时做好党的创新理论"三进入"工作,以专题式教学突出重难点内容讲授,以开设"学员论坛"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在推进上述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大力改进了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提升了课程教学质量,深化了对专题式、研究型、实践性之间内在统一融合关系的理解,对进一步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与借鉴。
- 刘增明
- 关键词:专题式教学
- 哲学的文明功能与走向人类文明新形态
- 2023年
- 在人类文明史上,哲学以不断追问的理论方式与改变世界的实践指向,构成了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基础.哲学作为爱智慧的学问,崇尚以技术操作经验事物,推进制度文明发展,从而彰显了哲学的文明功能.价值理念作为哲学的真实内核是衡量人类文明发展的标尺,马克思从哲学层面展开对资本主义文明的深入剖析,批判了为其辩护的保守派哲学,从经验事实上揭示出资本主义文明的本质,即这种文明的反文明特征.中国的社会主义文明,注重结合中国具体实际,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引,坚持有原则的开放包容、积极推进制度文明、为人类文明做贡献,开创并发展了走向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刘增明
- 关键词:哲学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突出理论品位
- 2022年
- 推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创新,着力提升课程建设质量和教育教学成效,直接关系到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了顺应教学改革发展趋势、强化政治性、使学生终身受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着力提升理论品位。当前,由于一些思政教师底蕴不足,以及过度重视花样翻新、过于侧重案例讲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出现了理论弱化的现象。对此,需要通过强化教师理论武装、恰当选用案例活化理论、在互动教学中锻炼学生理论思维能力等途径,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思想性和理论性,打造学生认可的富有生命力的课堂教学。
- 刘增明李志远
- 关键词:思政课理论思维
- 唯物史观视域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伦理意蕴
- 2024年
-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内涵丰富,具有多重伦理意蕴。政治伦理,致力于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生命伦理,将维护生命尊严与生命安全放在最高位置;发展伦理,推动全球发展迈进良性健康轨道;交往伦理,倡导形成互尊互信、聚同化异的相处模式;生态伦理,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责任伦理,打造共迎挑战与共担责任的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当代中国对世界的重要理论贡献,必将推动国际社会成员达成重要共识,携手共进,共同开创人类社会更加美好的明天。
- 刘增明吴友军
- 关键词:唯物史观伦理意蕴全球治理
- 论马克思恩格斯对现实的人的发现及其政治意蕴——如何看待《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理论贡献被引量:2
- 2019年
- 对现实的人的发现,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一个重要工作。如果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宏大理论主题来看,对现实的人的发现显然具有更为重大的政治意蕴,它关系到人的解放何以可能以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德国哲学展开了清算,着力揭开了德国哲学对人进行抽象理解的面纱。德国哲学为何把人理解为抽象的人,这既与历史唯心主义的解释原则有莫大的关系,也与为现存的资本主义社会做辩护有关,德国哲学通过对人的抽象理解,成了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俘虏。在揭露德国哲学理论实质的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只有真正回归人的现实生活世界,才能发现现实的人,才能使无产阶级真正意识到自己的现实境况,并为改造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理想社会制度,展开改变现存世界的革命实践活动。
- 刘增明
- 关键词:德国哲学资本主义社会
- 重新理解《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共产主义被引量:3
- 2018年
- 马克思恩格斯在他们一生的理论生涯中,逐步确立起了共产主义世界观,将实现共产主义作为重要目标。多年来,国内学界就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思想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些重要研究进展,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与对马克思早期文献《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过度倚重有较大的关系,导致从本质主义的路线来理解共产主义的理论困境。在反思教训之余,需要重新校正理解共产主义的文本依据,将对共产主义的理解置于《德意志意识形态》确立的历史唯物主义解释原则的基点上,重视经验事实及其历史性变革,从而以还原事物原貌和历史原貌的方式,在历史辩证发展中获得对共产主义的真实理解。
- 刘增明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 价值观偏移是腐败滋生的思想根源
- 2015年
- 腐败犹如毒瘤,不断侵蚀着党的肌体健康,威胁着国家的长治久安。腐败之所以滋生与蔓延,从思想根源上来看是官员个人价值观发生偏移的结果:"当官做老爷"偏移了"人民公仆"的角色定位,崇高理想信念的陷落导致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占据了上风,利己主义的过度膨胀为腐败滋生确立了扭曲的价值追求方向,道德修养的偏移是官员走向腐败的内在影响因素。因此,需要在教育、法制与监督等方面着力抵制价值观的偏移,为反腐败工作营造有利的价值观环境。
- 刘增明
- 关键词:价值观腐败
- 反贫困与生命政治的批判--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考察
- 2021年
-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通过对工人阶级贫困问题和遭受生命政治摧残的高度关注,开启了生存论的转向。工资作为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的产物,导致了工人非人化存在的生存状况。作为工资直接原因的异化劳动,展现了贫困与生命政治的残酷现实:资本家政治权力源于资本的经济权力,他们通过牺牲工人肉体与精神的方式发财致富,工人则丧失了自我确证的能力,工人的生命存在呈现衰弱的态势。借助《手稿》的思想资源,可以从资本主义社会内在结构的不稳定性、扬弃私有财产、重建人与对象的关系,以及工人阶级要求改变现存资本主义社会的强烈诉求等方面,为破解贫困与生命政治等问题,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路径。
- 刘增明
- 关键词:贫困生命政治资本生命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