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杨
- 作品数:12 被引量:62H指数:5
- 供职机构:北京科技大学资源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理学更多>>
- 海底金矿破碎岩体巷道治理技术的研究被引量:7
- 2020年
- 为解决三山岛金矿西南翼巷道变形大、顶板淋水、隐伏空区等工程问题,采用理论分析、现场试验和数值模拟等手段,基于地质雷达对裂隙空区进行扫描,对海底巷道周边存在空区条件下的巷道支护进行分析,提出喷锚穿一体化支护技术。研究结果表明:结合化学元素分析、地质雷达扫描、钻孔技术可以准确探明裂隙空区具体位置;喷锚穿一体化支护技术使得巷道顶板实际下沉量相比原模拟支护方案减小15.41 mm,两帮变形量减小15.36 mm,巷道围岩稳定性明显得到改善;此外,为保证现场施工达到预期效果,对现场施工技术提出具体技术要求,并进行现场周边位移的实地监测,实现了对巷道变形的有效控制。研究结果可为矿山其他类似区域提供参考。
- 张超张超宋卫东李杨付建新
- 关键词:海底采矿采空区探测松动圈巷道支护
- 海下金矿破碎围岩空区治理二次开采稳定性研究被引量:3
- 2023年
- 为保证三山岛金矿治理后的二次开采能够安全高效进行,采用FLAC3D对未治理工况和治理工况下二次开采各阶段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治理工况下采场围岩应力集中区域明显减小,矿柱塑性区仅集中在矿柱表面,隔水层变形小于《有色金属采矿设计规范》所规定的Ⅰ级建构筑物所允许的变形值;治理工程缓解了采场围岩的应力集中和变形、减少了第四系隔水层变形移动,能够有效提高新立矿区岩体的整体稳定性;现场监测结果与模拟结果较为契合,监测值均在允许范围内。因此可认为治理后二次回采过程矿区岩体处于稳定状态,研究结果可为矿山安全高效开采提供依据,并为确定后续监测重点提供参考。
- 夏文浩宋卫东李杨李杨张少鹏
- 关键词:破碎围岩空区治理稳定性分析
- 高掺量粉煤灰注浆材料在采空区治理中的应用被引量:9
- 2021年
- 为减少矿山在综合治理工作中的成本问题,进行“粉煤灰掺量水泥注浆材料配比”实验研究。设计正交实验进行粉煤灰-水泥注浆材料析水率、结实率、抗压强度研究,对各实验方案可行性进行研究,优选出最优方案并进行现场工业实验研究。研究表明:固相比为单轴抗压强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水固比为析水率、结实率的主要影响因素,水玻璃掺量对试件抗压强度无显著影响;进行不同固相比、水固比、养护龄期条件下强度的变化模型构建,固相比、水固比、养护龄期与强度呈正相关,固相比系数值最大,表明固相比对强度的影响最为显著;选择使用二级粉煤灰,固相比4∶6、水固比1∶1.4的方案最优,并进行工业实验,均满足现场需求。目前该矿山正逐步将此法推广到矿山其他充填接顶区域。
- 张开诚张超王德全李杨宋洪涛
- 关键词:粉煤灰注浆抗压强度
- 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海底矿山开采及治理稳定性评价被引量:2
- 2024年
- 地下开采是金属矿山开采的主要方式,在长期开采过程中,所形成的采空区以及不稳定区域需要进行充填注浆处理。针对三山岛金矿新立矿区在治理后的稳定性评价问题,首先通过数值模拟对该矿区开采及治理后全过程稳定性进行分析,其次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影响岩体稳定性的各种因素进行权重计算,将影响较大的因素作为D-S证据理论的评判指标,进行治理后的岩体稳定性评价。结果表明:治理后整体的变形量增长缓慢,塑性区变形处于稳定状态,充填治理效果良好,达到预期效果;治理情况、治理后围岩力学状态对岩体稳定性影响最大,治理前稳定性次之,地质因素影响最小。因子层中,采空区治理率影响最大。通过D-S证据理论证明所有水平在治理后处于稳定状态,其中-165 m水平稳定性相对较差,-240 m水平次之。
- 李杨李杨李杨康明超宋卫东张开诚
-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D-S证据理论
- 破碎岩体应力-渗流耦合模型及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5
- 2021年
- 为了解决地下矿山岩体防渗及顶底板突水问题,设计破碎岩体应力-渗流耦合试验,分析岩体破坏特征及渗透率变化特征,并揭示应力-渗流耦合试验中岩体的致灾演变规律;结合D-P准则演化推导岩体应力-渗流耦合力学模型,从力学角度解释岩体破坏过程;推导应力-渗流耦合模型在FLAC3D中的有限差分程序,实现耦合模型的二次开发应用。研究表明:岩体的渗透率变化规律可划分为4个阶段(孔隙压密阶段、弹性变形阶段、塑性强化变形阶段及破坏后阶段),其中在塑性强化阶段渗透率产生明显提升并持续增长;增大孔隙水压,岩体泊松比上升,弹性模量下降,破坏角减小,岩体弱化效果明显,破坏形式由主剪切破坏逐渐向次生裂隙的张拉剪切破坏过渡;增大孔隙水压,模型参数F0和m分别以指数形式减小和增大,岩体峰值强度降低,高压水的存在使得岩体劣化程度增加,增大了裂隙发育程度,从而导致突水致灾危险性增加。
- 张超张超宋卫东李腾李腾
- 关键词:孔隙水压数值模拟有限差分
- 不同倾角节理岩体损伤演化特征分析被引量:20
- 2019年
- 为研究节理倾角对岩体损伤的影响规律,运用损伤力学理论建立考虑节理与荷载共同作用的岩体损伤演化模型及损伤本构模型;通过单弱面理论对模型试验进行验证,同时探讨节理岩体损伤演化特征.结果表明:单弱面理论结果与试验结果较为吻合,模型试验能较好地表征含单一结构面的岩体在荷载作用下的力学特征及损伤演化规律;当节理倾角从0增大到90°过程中,初始节理损伤先增后减,在倾角为60°时至最大值,总体呈倒“U”型分布规律;不同倾角节理岩体总损伤演化规律基本一致,均呈“S”型分布规律,先缓慢增加,而后快速增加,最后再缓慢增加其值趋于1;节理倾角只影响总损伤率数值大小不影响其演化规律,总损伤率随应变增加呈正态分布;总损伤率受控于节理面分布规律,当节理倾角从0增大至90°的过程中,总损伤率先减小后增大.
- 汪杰李杨李杨徐文彬
- 关键词:节理岩体损伤演化规律损伤本构模型
- 大圆筒防波堤抗震能力评估方法比较
- 2017年
- 基于振动台试验、Push-over方法、和推覆试验3种方法对大圆筒的抗震能力进行评估。振动台试验研究了未加固情况下大圆筒模型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Push-over分析通过对结构的能力谱与规范中的需求谱进行分析,对大圆筒防波堤的抗震能力进行了评估;推覆试验对大圆筒在水平力作用下的位移响应进行了研究。由3种不同方法可得:未加固情况下的大圆筒防波堤可以抵挡7度地震烈度,在8度地震烈度情况下将发生不可逆转的破坏;Push-over方法得到结果较振动台试验结果更为保守,在实际工程运用中会留有更多安全储备,作为一种既相对简单又较为准确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工程实际的需要。
- 宋波李杨冯国俊张辉
- 关键词:振动台试验PUSH-OVER方法抗震能力评估
- 单轴压缩条件下裂隙几何特征对岩石力学特性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为探究裂隙几何特征对岩石单轴压缩力学特性的影响,采用Rhino-Griddle软件建立不同裂隙几何特征的标准岩样模型,并通过FLAC3D软件对单轴压缩条件下裂隙岩体的变形破坏规律进行了模拟研究,探讨了倾角、张开度、数目与岩石单轴力学特性的关联,分析了多裂隙岩样的裂纹扩展规律。数值计算结果表明:随着裂隙倾角的增加或裂隙张开度的降低,岩样的单轴抗压强度和峰值应变均会有所增加,且裂隙倾角相较于裂隙张开度对岩石的力学性能影响程度更大;裂隙数目对应力-应变曲线的影响在峰后阶段较为明显,随着裂隙数目的增加,岩样的残余强度不断降低,三裂隙岩样的残余强度几乎为0;预制裂隙端部首先萌生裂纹,裂纹不仅向裂隙平行方向沿裂隙扩展,还沿着接近平行于轴向的加载方向向其他裂隙端部扩展,不同预制裂隙裂纹上下完全交汇贯通并与外部裂纹搭接,最终导致岩样完全失去承载能力。
- 周立李杨廖超龙夏文浩张理
- 关键词:力学特性数值模拟
- 深部倾斜破碎金矿体高效开采技术研究被引量:6
- 2023年
- 针对三山岛金矿深部倾斜矿体较为破碎的特殊地质条件,提出了包含采用阶段空场嗣后充填及二次高压灌浆预应力锚固支护的综合开采技术,分析了上盘预加固处理的基本原理,并进行了破碎矿体开采的应力、位移及塑性区数值模拟,分析了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的合理性以及上盘预加固处理的可行性。研究表明:采用上盘预加固处理的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能够有效地控制深部采场边帮围岩变形,并控制采场的损失率为9.7%,贫化率为7.8%,保障三山岛金矿深部破碎矿体安全高效开采,可为类似矿山高效开采提供理论依据。
- 李杨李杨李杨宋卫东杜云龙
- 关键词:深部开采破碎矿体采矿方法高压灌浆
- 基于调研与实测的高架地铁轨道的振动影响研究被引量:4
- 2019年
- 以北京城区内某地铁高架桥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监测、问卷调研等方法,探讨了高架轨道列车运营产生的振动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规律,结合人体全身振动的接触限值规定,对高架轨道交通振动的影响进行了评价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以高架桥轨道位置为基点,随着与基点距离的增大,轨道振动的影响逐渐减弱;对于水平方向的振动响应,以平行于列车运营方向的振动分量为主要影响因素。结合不同桥墩的监测结果发现,其振动加速度峰值发生时刻点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在对高架轨道交通振动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时,相位差因素应予以必要的考虑。发现体感振动与实测值的差异性较大时,应当以现场监测结果作为振动影响评价的主要依据。结合人体承受全身振动评价标准,对北京城区内典型高架桥段附近的建筑物的规划合理性进行了验证,为高架桥周边区域的建设规划提供了参考依据。
- 宋波张辉张辉李杨冯国俊
- 关键词:高架轨道城市轨道交通交通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