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丽萍

作品数:7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小鼠
  • 4篇C57BL/...
  • 4篇C57BL/...
  • 3篇皮炎
  • 3篇接触性皮炎
  • 2篇神经节
  • 2篇瘙痒
  • 2篇胃泌素
  • 2篇胃泌素释放肽
  • 2篇细胞
  • 2篇背根
  • 2篇背根神经节
  • 2篇TRPV
  • 2篇W模型
  • 2篇变应性
  • 2篇变应性接触性
  • 2篇变应性接触性...
  • 1篇蛋白纯化
  • 1篇低毒性
  • 1篇毒性

机构

  • 7篇广州医科大学

作者

  • 7篇陶爱林
  • 7篇刘雪婷
  • 7篇曾丽萍
  • 4篇邹泽红
  • 2篇赖荷
  • 1篇吴瑜丹
  • 1篇王珊
  • 1篇李林梅
  • 1篇石任任
  • 1篇张建国

传媒

  • 4篇中国皮肤性病...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8
  • 4篇201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胃泌素释放肽及其受体在AEW诱发的小鼠干皮症模型瘙痒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建立丙酮/二乙醚溶液和水方法诱发的C57BL/6小鼠干皮症模型(AEW模型),检测胃泌素释放肽(GRP)及受体(GRPR)在颈段背根神经节(DRG)及脊髓的表达,并探讨它们在AEW诱发的干皮症慢性瘙痒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外用丙酮/二乙醚混合液(1∶1)和水7d建立C57BL/6小鼠的AEW模型,观察小鼠搔抓行为学,皮肤干燥症状,皮肤组织学(HE染色)和肥大细胞浸润(甲苯胺蓝染色)等指标,定量PCR分析GRP在颈部背根神经节(DRG),GRPR在颈部脊髓的mRNA表达水平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EW模型组小鼠的自发性搔抓次数明显多于对照组;AEW模型组小鼠颈背部皮肤表现出明显干燥、脱屑,病理提示表皮增厚、真皮肥大细胞浸润不明显;在颈部DRG的GRP、在颈部脊髓的GRPR mRNA表达水平升高。结论成功建立了干皮症且伴有强烈搔抓行为的C57BL/6小鼠模型,GRP和GRPR在AEW模型瘙痒中有重要作用。
刘雪婷曾丽萍邹泽红陶爱林
关键词:C57BL/6小鼠胃泌素释放肽胃泌素释放肽受体
促炎和抗炎细胞因子及VEGF在AEW诱发的干皮症痒模型小鼠脊髓水平的表达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利用已建立的丙酮/二乙醚溶液和水造成小鼠干皮症模型(AEW模型),在C57BL/6小鼠身上诱发慢性痒,检测促炎症细胞因子、抗炎症细胞因子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在颈段脊髓的表达,并探讨它们在AEW诱发的干皮症慢性痒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外用丙酮/二乙醚混合液(1∶1)和水7天建立C57BL/6小鼠的AEW模型,观察小鼠搔抓行为学,定量PCR分析促炎症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12a、IL-18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抗炎症细胞因子IL-4、IL-11和IL-13,以及VEGF-a、VEGF-b和VEGF-c在颈部脊髓的mRNA表达水平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EW模型组小鼠的自发性搔抓次数明显多于对照组;促炎症因子IL-1β、IL-6、IL-12a和TNF-αmRNA在脊髓表达升高,而抗炎症因子IL-11和IL-13 mRNA在脊髓表达则显著降低,三种VEGF中,只有VEGF-a在脊髓表达显著增加。结论在干皮症慢性痒模型鼠的脊髓,促炎症因子和VEGF-a表达显著增加,抗炎症因子表达显著降低,针对这些因子及其受体的干预手段可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刘雪婷曾丽萍邹泽红陶爱林
关键词:促炎症因子抗炎症因子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瘙痒介质在小鼠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模型背根神经节中的表达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建立半抗原2,4-二硝基氟苯(DNFB)诱发C57BL/6小鼠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CD)模型,检测瘙痒介质胃泌素释放肽(GRP),P物质和TRPV-1分子在背根神经节(DRG)中的表达并探讨它们对在ACD伴发的慢性瘙痒的作用。方法外用DNFB建立C57BL/6小鼠的ACD模型,观察皮炎症状和皮肤病理等指标,检测血清总IgE和IL-4浓度,并分析GRP,P物质和TRPV-1在颈部背根神经节(DRG)的表达水平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NFB模型组小鼠颈背部皮肤表现出明显炎症性皮损,病理提示表皮增厚、真皮肥大细胞浸润,血清IgE和IL-4明显升高,GRP,P物质和TRPV-1的mRNA在颈部DRG表达升高。结论外用半抗原DNFB成功建立了C57BL/6小鼠ACD模型,GRP,P物质和TRPV-1在ACD模型瘙痒中有重要作用。
吴瑜丹曾丽萍陶爱林赖荷刘雪婷
关键词:C57BL/6小鼠变应性接触性皮炎胃泌素释放肽
DNFB致敏诱导的C57BL/6小鼠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模型的建立及GRP、P物质、TRPV-1在瘙痒中的作用研究
刘雪婷曾丽萍赖荷陶爱林
低毒性金葡萄球菌肠毒素A D227A突变体的原核表达、纯化及鉴定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获得低毒性但仍保留其免疫活性、高纯度的重组D227A突变型金葡菌肠毒素A蛋白(rSEA_(D227A))。方法:利用PCR技术克隆含D227A突变的SEA基因并原核表达,用盐酸胍溶解包涵体并进行梯度透析复性;使用StrepⅡ亲和层析来纯化蛋白;免疫印迹和LC-MS/MS进行鉴定。结果:成功克隆SEA的D227A突变体,获得了高纯度的rSEA_(D227A)蛋白。LCMS/MS分析证实,胰酶消化后的rSEA_(D227A)肽段序列与数据库中SEA的序列匹配。结论:获得了高纯度rSEA_(D227A)蛋白,为SEA的进一步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基础。
刘雪婷曾丽萍谢洋张建国邹泽红陶爱林
关键词:SEA原核表达蛋白纯化
神经肽Y在DNFB诱发的ACD慢性瘙痒模型小鼠背根神经节中的表达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利用2,4二硝基氟苯(DNFB)诱发C57BL/6小鼠建立过敏性接触性慢性瘙痒模型(ACD)。检测神经递质神经肽Y(NPY)等与瘙痒有关的基因在背根神经节(DRG)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对ACD小鼠模型中伴发慢性瘙痒的作用。方法将8~12周龄的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DNFB诱导的实验组和单独使用丙酮的对照组。通过观察小鼠的搔抓行为学、分析皮肤的炎症状况、利用HE染色和免疫荧光技术分析皮肤的病理改变和肥大细胞浸润情况、定量PCR分析NPY、MRGPRA3、TRPA1、TRPV1、TRPM8在颈部背根神经节(DRG)的mRNA水平的表达。结果DNFB诱发的ACD模型组小鼠的搔抓行为显著多于丙酮对照组。同对照组相比,ACD模型组小鼠皮肤表现出明显的炎性皮损,皮损组织表现为表皮增厚,真皮中肥大细胞浸润增加,在颈背部背根神经节中NPY mRNA水平显著增高。结论DNFB会诱发小鼠产生过敏性接触性慢性瘙痒和加剧炎性皮损的表现,NPY在ACD慢性瘙痒中有重要作用。
王德刘雪婷曾丽萍温玉环李杨阳陶爱林
关键词:过敏性接触性皮炎C57BL/6小鼠背根神经节
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的诱导培养及功能鉴定
曾丽萍石任任刘雪婷王珊邹泽红李林梅陶爱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