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玲

作品数:2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蛋白
  • 1篇地佐辛
  • 1篇星形
  • 1篇星形胶质
  • 1篇星形胶质细胞
  • 1篇炎性
  • 1篇炎性反应
  • 1篇炎症
  • 1篇炎症因子
  • 1篇神经病
  • 1篇神经病理
  • 1篇神经病理性
  • 1篇神经病理性疼...
  • 1篇酸性蛋白
  • 1篇疼痛
  • 1篇细胞
  • 1篇脊髓
  • 1篇脊髓损伤
  • 1篇甲氨蝶呤
  • 1篇胶质

机构

  • 2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福建省立医院
  • 1篇福建省福州儿...

作者

  • 2篇谢玲
  • 1篇林航
  • 1篇袁颖

传媒

  • 2篇海峡药学

年份

  • 2篇201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地佐辛减轻CCI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实验研究
2017年
目的通过建立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疼痛(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CCI)模型大鼠,观察腹腔注射地佐辛的镇痛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模型(Model)组、地佐辛2.5mg·kg^(-1)(D1)组和地佐辛10mg·kg^(-1)(D2)组等4组,每组8只,各组于手术后即刻至术后7天,每天腹腔注射1次药物,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造模前和造模后1、3、5、7d观察各组大鼠的机械痛阈变化,于造模后7d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法观测各组脊髓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表达。结果大鼠建模1天后,PWT显示CCI大鼠的机械痛阈均出现明显下降,模型组在3d时降到最低,地佐辛干预的D1组在3d对CCI大鼠的痛阈有所改善(P<0.05),随后改变不大,D2组对大鼠的痛阈有明显改善,在5d时提高最为明显(P<0.01),同时,可见7d时各组脊髓GFAP的表达有所区别,模型组GFAP的表达明显增强,D1组较模型组表达减弱(P<0.05),D2组较模型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地佐辛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抑制作用可能与下调脊髓GFAP的表达,影响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有密切关联。
林航林剑鸣林需枰陈小坤杜隆海柯鸿倩谢玲袁颖
关键词:地佐辛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神经病理性疼痛星形胶质细胞
甲氨蝶呤抑制大鼠脊髓损伤后炎性反应的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考察甲氨蝶呤对脊髓损伤大鼠炎性反应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脊髓损伤组和甲氨蝶呤治疗组。采用改良Allen'S法制作脊髓损伤模型,假手术组仅暴露脊髓;脊髓损伤组术后不接受任何干预;甲氨蝶呤组于脊髓损伤术后腹腔注射甲氨蝶呤(0.5mg·kg^(-1),1周1次,连续2周)。分别于术后第1、2和3周,利用BBB评分法对大鼠的运动功能进行评分;术后14天取损伤部位脊髓,ELISA法检测白介素-8(IL-8)、白介素-10(IL^(-1)0)、γ-干扰素(IFN-γ)的含量。结果急性脊髓损伤大鼠的运动功能评分值显著性降低,甲氨蝶呤能够时间依赖性恢复脊髓损伤大鼠的神经运动功能;损伤脊髓组织中IL-8、IL^(-1)0、IFN-γ含量显著升高,而甲氨蝶呤治疗后IL-8、IL^(-1)0、IFN-γ的含量明显降低。结论甲氨蝶呤可通过降低损伤脊髓的炎症反应改善大鼠的运动功能。
谢玲
关键词:脊髓损伤甲氨蝶呤炎症因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