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阳
- 作品数:5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艺术更多>>
- 一部凤阳花鼓研究和总结的集大成之作——《凤阳花鼓全书》评介
- 2017年
-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一首凤阳歌,唱遍神州,享誉世界。作为中华民族民间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凤阳花鼓是明代以降凤阳独特帝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音乐、舞蹈、歌舞、曲艺、戏曲等多门类艺术形态,对中国民间艺术产生了长久而深远的影响,在其中具有重要地位,因此于2006年5月被列入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何孝荣李明阳
- 关键词:民间艺术歌舞
- “1500年以来中西文化交流史”国际学术研讨会简述
- 2018年
- 2017年5月16—17日,由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加拿大拉瓦尔大学人文学院联合举办的“1500年以来中西文化交流史”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南开大学津南校区召开。来自海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的30余名专家学者,就公元1500年以来的中西文化交流进程、西方宗教的传入、中国在异域的形象、中外关系变迁、西方涉中档案文献等多方面内容展开7场深入研讨。中西文化交流进程的探索。罗刚(Frédéric LAUGRAND)探讨菲律宾马尼拉、达沃两城市华人墓地所体现的葬礼、信仰和习俗问题,据此认为菲律宾华人墓葬所呈现的个性与多元合一的葬俗,与西学东渐大影响下中国明代传统有相通之处。何孝荣利用大量史料,对被誉为“世界航海第一人”的明代宦官郑和的宗教信仰问题进行考证,指出他一生布施经藏、礼佛修寺、受藏传佛教菩萨戒、取藏语法名等,是一名虔诚的佛教徒。
- 李明阳邵世臻
- 关键词:中西文化交流文化交流史菲律宾华人西方宗教大学历史信仰问题
- 论明初的佛教寺院归并运动被引量:4
- 2018年
- 明太祖、明成祖在位期间,先后数次归并佛寺,分寺清宗,禁止俗人从事瑜伽法事,发动了一场声势浩大、卓有成效的归并佛寺运动。明初的佛寺归并运动,是当时佛教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推行,整顿和限制了佛教,抑制了佛教势力,净化了道风,有利于佛教的存在和发展,也促进了佛教各宗派的融通以及禅、讲、教寺及僧众的分类,奠定了后世中国佛教宗派格局;有利于明初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对稳定社会秩序、巩固明王朝统治以及改善民生也发挥了一定作用。由明太祖、明成祖的归并佛寺,可以管窥明朝国力国势变化的必然走向。
- 何孝荣李明阳
- 关键词:明太祖明成祖
- 明代佛教“分寺清宗”政策变迁与瑜伽教僧地位嬗变探究被引量:1
- 2018年
- 洪武时期,明太祖朱元璋将全国佛寺按性质划分为禅、讲、教三类,并对教僧颇为重视。而明中叶以后,教内外各种因素的滋长蔓延,使得禅、讲、教三宗分立的局面日渐趋于模糊,以教僧为代表的经忏佛教,日渐成为明清佛教的主流与特色。禅、讲、教的宗际模糊与教僧身份地位的嬗变浮沉,也是佛教世俗化倾向加剧的一大表征。
- 李明阳
- 关键词:佛教明代
- 明洪武朝瑜伽教僧规范化历程及其原因探究被引量:6
- 2017年
- 明代洪武时期,是中国佛教发展史中极为关键的转折期。龙兴寺是明洪武时期教僧专职化以后,第一所真正意义上实践官方规范化的瑜伽科仪真言的应赴教寺,寺院住持文彬即是当时瑜伽显密法事的主要修订起草人。明初瑜伽法事规范化,既有以佛教慈悲清净、"因果报应"之说来净化世道人心、辅翼国家治理、维持社会安定的政治层面的考量,同时又有满足社会各个阶层需求,以宗教精神慰藉人心的特殊需求。
- 李明阳
- 关键词:洪武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