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振宇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共黑龙江省委组织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篇信用
  • 2篇鲁棒
  • 2篇鲁棒性
  • 1篇信用系统
  • 1篇信用资源
  • 1篇溢价
  • 1篇损益
  • 1篇损益平衡
  • 1篇风险溢价
  • 1篇PPP
  • 1篇PPP项目

机构

  • 2篇中共黑龙江省...
  • 1篇哈尔滨工程大...
  • 1篇黑龙江省人民...
  • 1篇中共黑龙江省...

作者

  • 2篇许振宇
  • 1篇李清均
  • 1篇刘瑞华

传媒

  • 1篇理论探讨
  • 1篇北方论丛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我国PPP增信机制建构的多角度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我国PPP增信机制构建旨在寻求适度增信,获得信用资本弥补货币资本供应不足。运用行为经济学前景理论,对其风险溢价优化控制进行讨论,探究信用资源优化配置的规律性特征。PPP增信机制构建基于信用资源与资本资源的等价互换性考虑,认为适度增信风险溢价与合理的资产流动性匹配,有利于满足于PPP项目建设投资与跨期运营对于货币头寸的大量需求。从多个角度分析得出,政企资本合作是制度增信的核心,它使得增信在投资损益的风险厌恶与风险偏好之间决策权重,因利益最大化而凸显信用系统鲁棒性特征,进而显现增信资源优化配置的机制化特性。在中国PPP增信机制构建中,资本合作制度式、结构融资式、合同履约式、跨期贴现式等增信机制建构实践的国际经验值得借鉴。总之,以风险溢价化解风险损失,则是中国PPP增信机制建构的核心要义。
许振宇许振宇
关键词:信用资源损益平衡鲁棒性风险溢价
中国PPP项目增信机制建构:基于提升鲁棒性视角的理论解析被引量:2
2017年
基于提升鲁棒性视角,对中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的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增信机制建构进行理论解析。中国PPP制度系统的信用系统鲁棒性提升是增信机制建构的核心装置与制度化激励结构。在不完全合约情形下,增信机制产生正向激励效应,使PPP项目实行全寿命周期合同的政府承诺与运营商履约之间信用消费产生巨大经济剩余;不仅观照合同履约主体对其合约条款承诺兑现,还要观照资格增信、融资增信、运营增信的制度化整合;通过信用资源的制度化"捆绑",可以找到降低合作缔结成本和规避项目风险的激励结构。
刘瑞华许振宇李清均
关键词:PPP项目信用系统鲁棒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