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明阳

作品数:2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2篇射流
  • 2篇冲击射流
  • 1篇单孔
  • 1篇溢流水
  • 1篇水滴撞击
  • 1篇水滴撞击特性
  • 1篇热气防冰系统
  • 1篇热强化
  • 1篇热色液晶
  • 1篇结冰
  • 1篇换热
  • 1篇换热性能
  • 1篇防冰系统
  • 1篇风洞
  • 1篇冰风洞
  • 1篇传热
  • 1篇传热强化

机构

  • 2篇北京航空航天...

作者

  • 2篇常士楠
  • 2篇杨波
  • 2篇刘明阳
  • 1篇赵媛媛

传媒

  • 1篇航空动力学报
  • 1篇推进技术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稳态与瞬态冲击射流换热性能实验对比被引量:3
2019年
为了对比研究稳态与瞬态单孔冲击射流的传热性能,采用热色液晶测温技术获取实验件被冲击表面的传热系数分布。实验中改变了冲击雷诺数Re和冲击孔直径比L/d,利用工业相机拍摄实验件凹表面颜色变化过程,计算并对比两种射流条件下局部努塞尔数Nu_D的分布,并与文献值进行比较。研究表明相对于稳态冲击射流,瞬态冲击射流的传热性能更佳。通过记录整个冲击射流过程,得到Nu_D随时间t变化关系。驻点附近NuD随冲击的进行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随冲击雷诺数Re增大或冲击孔直径比L/d接近6,瞬态冲击射流的强化传热效果逐渐明显,强化效果可达15%以上。
刘明阳常士楠杨波
关键词:热色液晶传热强化
飞机热气防冰系统研究被引量:15
2017年
介绍了飞机热气防冰系统的应用背景及基本结构,回顾了其发展历程及国内外研究现状.从防冰表面水滴撞击特性计算、蒙皮外部结冰/溢流水模型建立、热气防冰腔内部结构参数研究以及多物理场防冰表面内外耦合仿真这4个关键问题角度,分析了热气防冰系统的主要研究内容.分析表明:准确预测三维溢流冰形成过程、优化热气防冰腔内部结构参数、确定防冰安全边界和防冰裕度以及冰风洞防冰系统实验的参数缩比等关键研究点是热气防冰系统的发展趋势.
常士楠杨波冷梦尧赵媛媛刘明阳
关键词:水滴撞击特性冲击射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