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纳
- 作品数:12 被引量:51H指数:4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 女性甲状腺恶性肿瘤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及一体化护理管理
- 2021年
- 目的:分析女性甲状腺癌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探讨其健康管理策略。方法:选取我院影像与核医学科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女性甲状腺癌患者120例,在同时间段内选取非甲状腺癌妇女120例作为对照,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将有统计学差异的因素纳入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健康管理对策。结果:两组体重(超重占比)、初潮年龄(<14岁占比)、甲状腺疾病家族史或恶性肿瘤家族史(有家族史者占比)、碘摄入量异常(过高或过低)和运动情况(经常运动占比)均存在差异(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甲状腺疾病家族史、甲状腺恶性肿瘤家族史、碘摄入量过高为女性甲状腺癌发病危险因素,经常运动为保护因素。结论:女性甲状腺癌发病风险较高,应重视对高危人群开展筛查及健康管理,以有效防治女性甲状腺恶性肿瘤。
- 韦丽鹤王纳张莹魏立平
- 关键词:女性甲状腺癌健康管理
- 穴位按摩联合针灸对高血压脑出血后偏瘫患者生活能力的影响被引量:8
- 2020年
- 目的探究穴位按摩联合针灸对高血压脑出血后偏瘫患者生活能力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5月在本院就诊的高血压脑出血后偏瘫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A组(采用针灸治疗)和B组(在A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穴位按摩治疗),每组均为40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总疗效率。结果治疗前1 d,两组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14 d,两组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比治疗前1 d高(P<0.05),且B组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A组高(P<0.05)。B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5.00%)明显比A组高(70.00%),两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后偏瘫患者采用穴位按摩联合针灸治疗,可提高疗效总有效率,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 李会霞王纳
- 关键词:穴位按摩针灸临床疗效
- 肝硬化脾功能亢进脾切除术后辅助序贯营养支持集束化护理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分析肝硬化脾功能亢进脾切除术后辅助序贯营养支持的集束化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住院治疗的138例肝硬化脾功能亢进脾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线资料匹配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肠外营养,观察组实施序贯营养支持的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接受不同营养干预后营养生化指标、体质指数(BMI)、住院费用、住院时间、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血清白蛋白(Alb)、血清总蛋白(TP)、BMI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躯体健康状态、功能领域、症状领域评分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脾功能亢进脾切除术后患者辅助序贯营养支持的集束化护理,可改善机体营养状态,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改善生活质量,为患者术后康复提供医疗保障。
- 王纳郝晓静李雪雁
- 关键词:肝硬化脾功能亢进脾切除术集束化护理
- 个体化健康管理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毒副反应及生命质量的影响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探讨个体化健康管理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毒副反应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我院肿瘤科收治入院的恶性肿瘤患者100例,按是否自愿接受健康管理分为观察组(52例,接受个体化健康管理)和对照组(48例,接受常规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化疗毒副反应发生情况和生命质量核心问卷(QLQ-C30)评分。结果:观察组化疗毒副反应及重度毒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QLQ-C30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QLQ-C30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升幅更大且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个体化健康管理能减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毒副反应,改善生命质量。
- 韦丽鹤王纳魏立平
- 关键词:恶性肿瘤化疗毒副反应生命质量
- 膀胱癌患者术后NLRP3/IL-1β信号通路与尿路感染的关系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分析膀胱癌患者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后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白细胞介素-1β(IL-1β)信号通路与尿路感染(UTI)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2月-2020年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膀胱癌手术的96例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发生UTI分为感染组(22例)和未感染组(74例),分析感染组患者清洁尿液培养菌种分布以及耐药性,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B)检测外周血中NLRP3、凋亡相关微粒蛋白(ASC)、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Caspase-1)、Toll样受体4(TLR4)、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蛋白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外周血中炎症指标[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UTI患者尿液中共培养分离病原菌27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0株占74.07%,革兰阳性菌7株占25.93%,且均有一定程度的耐药性;感染组外周血相关蛋白(NLRP3、ASC、Caspase-1、TLR4、NF-κB)表达量及炎症指标(IL-1β、IL-18、TNF-α)水平高于未感染组(P<0.05).结论膀胱癌术后UTI的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同时发现UTI可能会上调NLRP3表达,刺激IL-1β等炎症因子的分泌,促使病情发展.
- 王纳张大郝晓静翟巍李佩李雪燕
- 关键词:膀胱癌尿路感染白细胞介素-1Β
- 肿瘤抑制因子候选基因1在肝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肿瘤抑制因子候选基因1(TUSC1)在肝细胞肝癌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TUSC1在58例肝细胞肝癌患者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患者临床生物学特征的关系。结果TUSC1 mRNA表达水平在肝癌中低于相应的癌旁组织表达量(0.31±0.02比0.98±0.03,P=0.002),并且TUSC1 mRNA的表达量与患者的分化程度、肝内转移及门静脉癌栓(PVTT)等病理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030、15.730、18.770,P=0.002、0.001、0.001)。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TUSC1在癌组织中蛋白表达量显著低于癌旁组织(120.21±12.35比1 000.31±30.12,P=0.001),其表达水平与患者的病理分化程度、肝内转移和门静脉癌栓明显相关(χ^2=4.613、4.650、6.470,P=0.032、0.031、0.011)。TUSC1 mRNA的表达与其蛋白表达具有明显的相关性(χ^2=10.084, P=0.001)。结论TUSC1在肝癌中表达降低,与患者病理分化程度、肝内转移和门静脉癌栓相关。
- 陈皓曹胜利张嘉凯王智慧唐红卫陶晓坤王纳钱慧宇张增梅
- 关键词:肝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蛋白免疫印迹
- 术前健康教育对老年肺癌患者术后应激反应、负性情绪及疼痛程度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术前健康教育对老年肺癌患者术后应激反应、负性情绪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108例老年肺癌患者,均接受肺癌根治术治疗,依据术前访视方式的不同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术前访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术前访视的基础上接受术前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应激反应指标[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肾上腺素、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应对方式、心理状态[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呼气流量峰值(PEF)、最大自主通气量(MVV)、呼吸频率、潮气量]、术后恢复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24 h,观察组患者hs-CRP、IL-6、TNF-α、Cor、ACTH、肾上腺素水平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积极应对评分高于常规组,消极应对、SAS、SD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24、72 h,观察组患者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7天,常规组患者FVC、FEV_(1)、PEF、MVV、潮气量均低于本组术前和观察组,呼吸频率高于本组术前和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每日排痰量明显多于常规组,拔管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下床活动时间、重症监护室驻留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常规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2.22%,高于观察组患者的7.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健康教育可减轻老年肺癌患者术后应激反应程度,缓解负性情绪和疼痛程度,促进术后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王纳李悦李蕊郝晓静
- 关键词:老年肺癌术前健康教育应激反应负性情绪疼痛程度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 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性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 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栓(CRT)将568例PICC置管ALL患儿分为血栓组(n=114,发生CRT)和对照组(n=454,未发生CRT)。收集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LL患儿PICC置管后CRT形成的危险因素。结果 PICC置管后CRT发生率为20.1%(114/568)。血栓组中右上臂置管、导管型号﹥3F的患儿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ICC置管前后,血栓组患儿的D-二聚体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右上臂置管、导管型号﹥3F及置管前D-二聚体水平﹥0.5 mg/L均是ALL患儿PICC置管后CRT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ALL患儿PICC置管后CRT发生率较高,右上臂置管、导管型号﹥3F及置管前D-二聚体水平﹥0.5 mg/L均是ALL患儿PICC置管后CRT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 李雪雁王纳谭红菲
- 关键词: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外周中心静脉导管
- 基于质量控制理论的护理干预在急性脑梗死介入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6
- 2023年
- 目的分析以质量控制理论为基础护理干预用于接受介入治疗急性脑梗死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入开展介入治疗的7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将其中36例划分到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余下36例划分到观察组(于前组基础上开展以质量控制理论为基础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后的神经功能、生活质量评分情况,并统计两组并发症和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神经功能、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神经功能评分均较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神经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脑出血、脑水肿、皮疹、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质量控制理论为基础护理干预用于接受介入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效果理想,能改善其神经功能,减少并发症出现,提升其生活质量和对护理的满意度。
- 郝晓静王纳乔双
- 关键词:护理干预介入治疗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生活质量
- 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健康教育对进展期胃癌患者服药行为、负性心理反应和疾病感知的影响被引量:22
- 2022年
- 目的:探究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健康教育对进展期胃癌患者服药行为、负性心理反应和疾病感知的影响。方法:以2018年1月-2021年1月医院收治的进展期胃癌患者100例为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50例,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前后采用Morisky服药依从性评分量表评价两组患者服药行为,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患者负性情绪,疾病感知问卷(IPQ-R)修订版量表评估患者疾病感知水平,应用生活质量量表(QLQ-C30)评价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结果:健康教育后2、4、6个月两组Morisky服药依从性评分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F=117.083,450.149,15.992;P<0.05)。健康教育后两组SDS评分、SAS评分较健康教育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t=8.293,5.705;P<0.05)。与健康教育前比较,健康教育后两组IPQ-R量表中症状识别、病情感知、病因描述评分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t=8.100,6.555,5.989;P<0.05)。健康教育后QLQ-C30量表各项评分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t=14.139,9.819,4.732,14.858,8.535,3.295;P<0.05)。结论: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健康教育可明显改善进展期胃癌患者服药行为、负性心理反应和疾病感知水平,且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韦丽鹤王纳薛娜贾英岚
- 关键词:进展期胃癌健康教育服药行为负性心理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