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子宫
  • 2篇成像
  • 2篇磁共振
  • 2篇磁共振成像
  • 1篇胆疾病
  • 1篇胆酸
  • 1篇胆汁
  • 1篇胆汁酸
  • 1篇多糖
  • 1篇血清
  • 1篇血清CRP
  • 1篇羊膜
  • 1篇羊膜炎
  • 1篇羊水
  • 1篇异位妊娠
  • 1篇异位子宫内膜
  • 1篇异位子宫内膜...
  • 1篇增殖
  • 1篇妊娠
  • 1篇绒毛

机构

  • 7篇江西省妇幼保...
  • 1篇河南中医药大...
  • 1篇南昌大学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 1篇南昌大学第一...
  • 1篇湖南天大生物...

作者

  • 7篇赵静
  • 1篇杨志波
  • 1篇刘学伟
  • 1篇罗美俊子
  • 1篇曾碧君
  • 1篇万腊根
  • 1篇周江妍
  • 1篇何斌
  • 1篇黄盼
  • 1篇周密

传媒

  • 2篇南昌大学学报...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Ⅰ期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病1例被引量:1
2021年
患者女,47岁。因“月经紊乱1年余,阴道不规则流血3月余”于2019年6月8日到江西省妇幼保健院就诊。2002年患有葡萄胎病史,行清宫术2次,术后未行化疗,曾行输卵管结扎术。既往月经规律,有痛经史,经量中等,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2019年6月9日于外院彩色超声提示盆腔内混合回声团块,大小为60 mm×22 mm,与子宫前壁肌层分界不清,炎性包块?子宫后壁肌瘤8 mm×8 mm。2019年6月14日我院MRI平扫显示宫体前壁肌层内见不规则形、迂曲管状影,呈“蠕虫样”,呈等T 1长/稍长T 2信号影,大小约45 mm×39 mm×34 mm(图1A,1B),ADC值为1.996±0.108×10-3 mm 2/s(图1C),另见子宫后壁肌壁间长T 1短T 2信号结节影,直径约为8 mm。
周丽吴芹赵静熊文娟何斌王进华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病
一种操作安全方便的妇产科羊水取样及保存装置
本发明涉及羊水取样保存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操作安全方便的妇产科羊水取样及保存装置,包括羊水缓存腔、抽真空装置和取样装置,抽真空装置底端设置有稳流球稳流球上部呈贯穿并密封连接有集液管,取样装置包括探针管和扩阴探筒,集液管的...
赵静
莪术醇对子宫腺肌症异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增殖、凋亡及迁移的影响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探讨莪术醇对子宫腺肌症异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EESCs)细胞增殖、凋亡及迁移的影响,为临床治疗子宫腺肌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EESCs进行分离、纯化培养及细胞鉴定。将传至第2—3代的EESCs细胞随机分为5组:Control组(加入质量浓度为10 mg·L-1的无水乙醇作用于EESCs)和莪术醇1、2、3、4组(分别加入质量浓度为12.50、25.00、50.00、100.00 mg·L-1的莪术醇作用于EESCs)。采用CCK-8法检测EESCs的细胞存活率,细胞划痕实验检测EESCs的细胞迁移率,流式细胞术联合FITC-Annexin V/PI双染色法检测EESCs的细胞凋亡率。结果分别用鼠抗人vimentin、cytokine抗体鉴定EESCs显示细胞纯度在95%以上,成功分离培养出原代EESCs细胞。与Control组比较,莪术醇1、2、3、4组24、48 h时EESCs细胞增殖率、24 h EESCs细胞迁移率均降低,EESCs细胞凋亡率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莪术醇1、2、3、4组24、48及72 h时EESCs细胞增殖率均低于96 h,莪术醇3、4组EESCs细胞凋亡率均较莪术醇1、2组升高,莪术醇4组EESCs细胞凋亡率较莪术醇3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莪术醇在体外能显著抑制子宫腺肌症EESCs细胞增殖和迁移,诱导细胞凋亡,具有潜在的治疗子宫腺肌症作用。
赵静周江妍万腊根
关键词:莪术醇子宫腺肌症异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细胞增殖细胞迁移
甘胆酸与总胆汁酸联合检测在肝胆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甘胆酸与总胆汁酸联合检测在肝胆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以期为临床提供更准确、更可靠的诊断依据。方法纳入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本院收治的肝胆疾病患者80例,根据疾病类型不同分为病毒性肝炎组(20例)、胆道梗阻组(20例)、肝硬化组(20例)、肝癌组(20例),选取同期入院的健康体检者设为健康对照组(20例)。所有入组者均接受了甘胆酸、总胆汁酸检测和传统肝损害的酶蛋白活性检测,比较诊断效能差异。结果病毒性肝炎组、胆道梗阻组、肝硬化组和肝癌组患者的甘胆酸、总胆汁酸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4组肝胆疾病患者甘胆酸与总胆汁酸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于传统肝损害的酶蛋白活性检测(P<0.05)。结论甘胆酸与总胆汁酸联合检测在肝胆疾病诊断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通过联合检测,可以更全面、更准确地评估肝脏的功能状态及损害程度,为临床提供更有力的诊断依据。
赵静
关键词:肝胆疾病甘胆酸总胆汁酸
腹膜后异位妊娠磁共振表现一例被引量:3
2020年
本文报道了一例腹膜后异位妊娠的磁共振(MRI)表现。患者因外院疑诊"腹腔妊娠"转至江西省妇幼保健院。上腹部MRI平扫示腹膜后间隙腹主动脉左侧见一囊性包块。全麻后行腹腔镜下腹膜后妊娠病灶清除术。最终诊断腹膜后异位妊娠。
熊文娟吴芹刘海萍赵静郑良王进华
关键词:腹膜后间隙磁共振成像
杉上斛多糖对特应性皮炎小鼠的干预效果及肠道菌群的影响研究
2024年
目的探究杉上斛多糖对特应性皮炎(AD)小鼠的干预效果以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作用。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3只)、AD组(4只)和AD+杉上斛多糖组(4只),比较3组小鼠临床表现(搔抓次数、皮损评分、耳廓肿胀度),HE染色观察皮肤组织病理损伤。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3组小鼠外周血和皮损部位免疫球蛋白E(IgE)、白细胞介素-4(IL-4)和干扰素-γ(IFN-γ)水平;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检测3组小鼠IL-4和IFN-γmRNA水平。收集3组小鼠粪便进行16SrRNA测序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D组小鼠出现红斑、水肿、表皮剥脱和鳞屑等病理表现,皮损评分显著升高;皮损部位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棘层肥厚,表皮层、真皮层可见明显的炎性细胞浸润,毛细血管扩张;血清及皮损部位的炎性因子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肠道菌群中拟杆菌属、葡萄球菌丰度增加,Muri菌、拟普雷沃氏菌属、毛螺菌科-NK4A136组丰度减少。使用杉上斛多糖干预后,AD小鼠的病理情况、皮损评分、皮损部位严重程度、炎性因子表达及差异菌群丰度均有改善。结论杉上斛多糖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减轻炎性反应以发挥药理作用,可有效缓解AD的皮损状况。
赵静曾碧君刘学伟罗美俊子黄盼肖人钟杨志波
关键词:特应性皮炎铁皮石斛肠道菌群
血清CRP、PCT联合检测诊断未足月胎膜早破合并绒毛膜羊膜炎的价值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联合检测对未足月胎膜早破合并绒毛膜羊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0例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观察组,其中破膜至分娩时间的时长为≥24h(长时组)110例,破膜至分娩时间的时长为<24h(短时组)90例]和120例正常未足月孕妇(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CRP、PCT的水平。对绒毛膜羊膜炎的诊断以病理学检查为金标准,并计算血清CRP、PCT、CRP+PCT诊断绒毛膜羊膜炎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及阴性似然比。结果长时组应用抗生素前血清CRP、PCT水平均高于同组和短时、对照2组入院2h内,长时、短时2组入院2h内血清PC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入院2h内(均P<0.05)。血清PCT诊断绒毛膜羊膜炎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与血清CRP诊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RP+PCT诊断绒毛膜羊膜炎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高于血清CRP、PCT诊断(均P<0.05);血清CRP+PCT诊断绒毛膜羊膜炎的阳性似然比高于血清CRP、PCT诊断,阴性似然比低于血清CRP、PCT诊断。结论血清CRP、PCT联合检测对未足月胎膜早破并发绒毛膜羊膜炎的有重要诊断价值。胎膜早破时间越长,血清CRP、PCT水平越高,绒毛膜羊膜炎的发病率也越高。
周密赵静
关键词:绒毛膜羊膜炎C-反应蛋白血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