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优良

作品数:9 被引量:39H指数:4
供职机构:大庆龙南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蛋白
  • 2篇生殖
  • 2篇生殖道
  • 2篇体感
  • 2篇女性
  • 2篇女性生殖
  • 2篇女性生殖道
  • 1篇蛋白检测
  • 1篇蛋白抗体
  • 1篇性能评价
  • 1篇血清
  • 1篇血清胱抑素
  • 1篇血清胱抑素C
  • 1篇血液
  • 1篇血液标本
  • 1篇血液标本采集
  • 1篇血症
  • 1篇氧化物歧化酶
  • 1篇衣原体
  • 1篇衣原体感染

机构

  • 9篇大庆龙南医院

作者

  • 9篇王优良
  • 3篇吕宏培
  • 2篇魏佳
  • 1篇王远
  • 1篇潘飒
  • 1篇崔娜
  • 1篇刘丽萍

传媒

  • 2篇智慧健康
  • 2篇中国卫生产业
  • 2篇中外女性健康...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江苏医药
  • 1篇糖尿病新世界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19
  • 5篇2018
  • 1篇2017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无菌体液分离病原菌菌种构成分布情况及耐药性变迁
2024年
目的了解2017—2023年本院无菌体液标本检出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变迁,为本地区医疗机构经验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及时依据。方法选取2017—2023年本院无菌体液标本,排除同一患者重复株,使用WHONET 5.6软件对药物敏感性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出菌株6711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3927株,革兰阳性球菌2530株,真菌145株,厌氧菌59株。分离病原菌前五位依次为大肠埃希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肠杆菌目细菌中,大肠埃希菌和阴沟肠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较稳定,肺炎克雷伯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明显升高。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平均为1.2%和12.8%。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低且有降低趋势,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且稳定。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甲氧西林耐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31.2%和71.4%,两者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较稳定,MRSA的检出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均保持高度活性,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较稳定。结论2017—2023年本院无菌体液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及时监测病原菌种类、分布和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可有效减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吕宏培王远刘丽萍王优良曹明月
关键词:无菌体液病原菌耐药性
女性生殖道病原体感染情况及细菌性阴道病(BV)与清洁度和年龄的关系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究女性生殖道病原体感染情况及细菌性阴道病(BV)与清洁度和年龄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本院诊治的200例生殖道病原体感染的女性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对其进行细菌性阴道病及阴道清洁度检测,分析其年龄分布情况。结果:200例患者中有26例患者的BV检测呈现阳性,检出阳性率为13%;26例BV患者中阴道清洁度Ⅰ~Ⅱ度的患者有7例,占比为26.92%,阴道清洁度为Ⅲ~Ⅳ度的患者有19例,占比为73.08%。26例患者中患者的年龄为30~50岁有21例,占比为80.77%,其他年龄段有5例,占比为19.23%。结论:细菌性阴道病(BV)在女性生殖道病原体感染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而BV与患者的阴道清洁度及年龄均有着密切的关系,建议将BV检测列入妇科的普查项目中。
魏佳王优良吕宏培
关键词:细菌性阴道病清洁度年龄
血液标本采集及送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探讨分析血液标本采集的部位、送检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对2 500份接受静脉采血进行血常规等检查的血标本进行调查与分析,并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在2 500份标本中在输液同侧抽血对生化检验结果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钾、氯等指标明显下降,而钠、尿酸等指标则明显上升(P<0.05)。标本的送检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有影响,其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葡萄糖等在1 h后送检,其均值明显低于规范送检均值,而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同工酶等指标则明显高于规范送检均值(P<0.05)。结论标本采集的部位以及送检时间对血液标本生化检验均有影响,所以血液标本采集必须按照要求严格进行操作。
魏佳潘飒吕宏培王优良
关键词:血液标本送检时间采血部位生化检验
医学检验检测系统应用前的性能评价被引量:1
2018年
我国的医疗技术水平在不断上升,医学的检验设备以及医疗设备也在进行着跟新换代,越来越高科技以及自动化是设备仪器发展的方向。自动化的仪器设备对患者检测时速度更快,功能更强大并且对于医学检验人员操作起来更方便,这对于医疗诊断非常有帮助。不过在对目前的仪器应用过程中需要对设备进行全方位的检验才能运用到临床医学中,需要对检验设备的检测系统进行全面的检测,这样能够保证在进行数据分析时可以合理科学的运用,将患者的病情进行更准确的检测,我们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实验研究,希望对相关工作人员有所帮助。
王优良
女性生殖道衣原体感染患者血清IL-2、IL-6及抗衣原体免疫优势蛋白抗体水平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分析女性生殖道衣原体感染患者血清IL-2、IL-6、抗衣原体免疫优势蛋白抗体水平。方法检测50例女性生殖道衣原体感染患者(观察组)和50例女性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IL-2、IL-6和抗衣原体免疫优势蛋白抗体ct841编码蛋白(CT841)、热休克蛋白60(HSP60)、外膜蛋白复合物B蛋白C端肽(OmcBc)和衣原体质粒编码蛋白3(Pgp3)抗体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清IL-2和IL-6水平为(4.42±0.73)ng/ml和(163.89±25.37) pg/ml,高于对照组的(3.89±0.52) ng/ml和(147.53±22.30) pg/ml(P<0.05)。观察组CT841、HSP60、OmcBc和Pgp3抗体阳性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女性生殖道衣原体感染患者血清IL-2、IL-6水平及抗衣原体免疫优势蛋白抗体检出率较高,可用于临床辅助诊断。
王优良
关键词:衣原体感染生殖道
超氧化物歧化酶在疾病检测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在疾病检测中进行超氧化物歧化酶检测,分析临床意义。方法自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疾病检测资料库中随机选取29例心、脑血管疾病、肾病、肝病、肿瘤、烧伤和糖尿病患者及29例健康体检人群,分别纳入实验组、对照组。2组患者均实施超氧化物歧化酶检测。结果实验组各种疾病(心、脑血管疾病、肾病、肝病、肿瘤、烧伤)患者SOD活性对比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糖尿病患者对比对照组,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在疾病检测中采用超氧化物歧化酶检测,具有较为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王优良崔娜
关键词:疾病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
临床免疫检验中应用免疫检验分析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和有效措施探索被引量:17
2018年
目的研究与分析临床免疫检验中应用免疫检验分析质量控制的重要性。方法该院采取随机的原则分析2016年2月—2017年2月临床免疫检验的88份患者免疫指标检验报告,检验时已经采取随机等量的原则将其分为常规检验组与质量控制检验组,每组44份。其中常规检验组患者采取常规的临床免疫检验,而质量控制检验组患者则在临床免疫检验中应用免疫检验分析质量控制,随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检验报告以及平均变异指数。结果质量控制检验组患者的免疫检测平均变异指数显著低于常规检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分析检查结果对影响免疫学检查的因素进行分析,仪器、检验者的专业水平以及样品本身因素均是制约因素。结论临床免疫检验中应用免疫检验分析质量控制的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王优良
关键词:临床免疫检验
乳腺癌患者进行两种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2019年
目的:研究与分析乳腺癌EGFL7及β-catenin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在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来本院进行病理检测的良性乳腺疾病患者136例以及乳腺癌组织156例,在这156例患者乳腺癌组织中,分别采取ELIS法和EnVision二步法来对患者血清中的EGFL7及组织中的β-catenin蛋白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良性乳腺疾病患者以及乳腺癌组织中的EGFL7和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对比,良性乳腺疾病患者显著低于乳腺癌组织中,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评估乳腺癌转移风险而言,检测EGFL7及β-catenin蛋白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祖珊珊刘晓梅王优良
关键词:EGFL7乳腺癌Β-CATENIN
尿微量清蛋白及血清胱抑素C联合检测对评估高尿酸血症合并糖尿病肾损伤的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尿微量清蛋白及血清胱抑素C联合检测对评估高尿酸血症合并糖尿病肾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高尿血症合并糖尿病患者共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尿蛋白定性结果为阳性的4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尿蛋白定性结果为阴性的5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进行尿微量清蛋白、血清胱抑素C、尿素氮以及血肌酐水平进行监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的阳性率。结果尿蛋白定性结果为阳性的观察组患者的尿微量清蛋白水平、血清胱抑素C水平、血肌酐水平、尿素氮水平均要高于尿蛋白定性结果为阴性的对照组,而且,观察组患者的尿微量清蛋白阳性率、血清胱抑素C阳性率、2项联合阳性率、血肌酐阳性率、尿素氮阳性率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尿微量清蛋白及血清胱抑素C对高尿血症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监测,其应用价值较高,可以有效提高诊断肾损伤的敏感性,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王优良
关键词:尿微量清蛋白血清胱抑素C高尿酸血症糖尿病肾损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