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傅敏

作品数:4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天津工业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科技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电气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篇配位
  • 2篇零价铁
  • 2篇聚丙烯
  • 2篇降解
  • 2篇丙烯
  • 1篇对苯乙烯
  • 1篇乙烯
  • 1篇藻酸钙
  • 1篇织造
  • 1篇双金属
  • 1篇水中痕量
  • 1篇酸性
  • 1篇酸性红
  • 1篇酸性红B
  • 1篇气体
  • 1篇纤维降解
  • 1篇金属
  • 1篇聚丙烯非织造...
  • 1篇聚丙烯纤维
  • 1篇还原降解

机构

  • 4篇天津工业大学

作者

  • 4篇张环
  • 4篇傅敏
  • 2篇魏俊富
  • 2篇张环
  • 2篇王一冰
  • 2篇安慧颖
  • 1篇刘玉红

传媒

  • 2篇天津工业大学...
  • 1篇环境科学

年份

  • 4篇201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海藻酸钙包覆型零价铁制备及氧化还原协同降解染料研究
由于金属铁材料具有较强的电子转移能力,使得它广泛应用于污染物的转化和 降解中,处理效果良好.零价铁化学性质 活泼,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利用其还原 性可实现对目标污染物的快速还原转化降解[1].
张环傅敏
Fe0-PDADMAC/PAA复合膜还原降解酸性红B被引量:1
2017年
为获得能够均匀分散和稳定固定Fe0的复合膜材料,以实现Fe^0的高反应活性,同时抑制Fe^0钝化,以聚丙烯腈(PAN)平板膜作为基膜材料,采用静态层层自组装技术制备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PDADMAC)、聚丙烯酸(PAA)组装聚电解质复合膜,再经过羧基-亚铁离子的配位作用以及经典液相还原法制备复合膜(Fe^0-PDADMAC/PAA)n.利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膜表面的形貌和化学成分进行表征,并采用该复合膜对水体中的酸性红B(ARB)进行还原降解.结果表明:复合膜的组装层数n=1、3、5、7、9时,复合膜中铁的含量分别为25.7、77.6、114.0、151.7、171.4 mg/g;溶液p H值在2.5~5.5范围内,复合膜对ARB的还原降解率为85%,反应体系中溶解氧的存在对复合膜还原ARB具有较小的抑制;降解反应过程中,Fe^0还原污染物后,单位质量膜上Fe的溶出量均小于0.1 mg/g,说明Fe离子能够较好地稳定固定在复合膜中.
张环张环王一冰魏俊富傅敏傅敏
关键词:配位零价铁还原降解
Pd/Fe^0双金属复合催化纤维降解水中痕量亚硝基二甲胺被引量:1
2017年
存在于环境水体中的亚硝基二甲胺(NDMA)是一种强致癌性有机物,采用零价铁催化还原技术可以将其降解转化为低毒性物质,针对水中痕量NDMA的去除,需要深入开展基于高效零价铁材料、还原性能及还原机制方面的研究.以聚丙烯(PP)纤维为基材,采用紫外辐射接枝-金属离子配位-化学还原方法制备了含Pd/Fe^0双金属的复合催化纤维(Pd/Fe^0-PP-gAA),开展水中亚硝基二甲胺的去除研究.通过SEM、ICP-AES和XPS分析等对Pd/Fe^0/PP-g-AA进行表征.研究了不同制备条件和反应条件下,复合催化纤维对NDMA的降解性能.结果表明,丙烯酸单体质量分数为20%时,通过配位还原制备的复合催化纤维对NDMA的催化降解效果最佳,降解过程符合准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在痕量浓度范围,NDMA初始浓度和溶液pH对复合纤维还原NDMA的性能影响不大.CO_3^(2-)和NO_3^-的存在显著抑制NDMA的降解,SO_4^(2-)、HCO_3^-和腐殖酸的存在对NDMA降解影响较小.
张环傅敏魏俊富王一冰安慧颖沈书怡
关键词:聚丙烯纤维双金属配位
超高交联非织造布的制备及其对苯乙烯气体的吸附性能被引量:1
2017年
为了能够有效去除废气中的苯乙烯气体,以聚丙烯(PP)非织造布为基材,通过表面接枝苯乙烯(ST)和二乙烯基苯(DVB),之后分别使用3种交联剂4′4-二甲基联苯(CMDP)、二氯甲基苯(DCX)、二甲氧基甲烷(FDA)再进行后交联的方法,制备对苯乙烯具有吸附性能的超高交联非织造布(HCN)材料.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静态氮吸附仪(BET)和接触角测试对非织造布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重点研究了交联剂分子结构构建多孔三维交联层的调控机制和交联非织造布表面多孔结构及化学基团特性对苯乙烯分子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当ST和DVB接枝率为200%、使用4′4-二甲基联苯(CMDP)时,HCN-CMDP的比表面积可达到446.67 m2/g,对苯乙烯吸附能力遵循HCN-CMDP>HCN-DCX>HCN-FDA材料,最大吸附量可达到353.6 mg/g.
张环张环李雪曦刘玉红傅敏李爽爽
关键词:聚丙烯非织造布超高交联苯乙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