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5日
星期二
|
欢迎来到贵州省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光旻
作品数:
37
被引量:0
H指数:0
供职机构:
东莞理工学院
更多>>
相关领域:
电子电信
文化科学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更多>>
合作作者
宋跃
东莞理工学院
李冰
东莞理工学院
郑愚
东莞理工学院
刘畅
东莞理工学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35篇
专利
2篇
期刊文章
领域
18篇
电子电信
2篇
自动化与计算...
2篇
文化科学
1篇
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14篇
天线
13篇
多频
12篇
微带
12篇
微带天线
9篇
贴片
8篇
时间反演
7篇
气管道
6篇
信号
6篇
扫频
6篇
输气
6篇
输气管
6篇
输气管道
6篇
螺栓
6篇
超声波检测
5篇
谐振结构
4篇
正弦
4篇
正弦波
4篇
属地
4篇
无线
4篇
分辨率
机构
37篇
东莞理工学院
6篇
广东思威特智...
4篇
生益电子股份...
作者
37篇
张光旻
6篇
宋跃
4篇
李冰
2篇
郑愚
1篇
刘畅
传媒
1篇
科学大众(智...
1篇
西部素质教育
年份
1篇
2024
2篇
2023
18篇
2022
3篇
2021
4篇
2020
2篇
2019
5篇
2018
2篇
2017
共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一种金属圆柱阵列的双立体多频微带天线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圆柱阵列的双立体多频微带天线,介质基板的接地面开矩形槽,上立体介质板上设置矩形金属贴片;上立体介质板上设置的矩形金属贴片、介质板和地板构成上谐振器,由微带线馈电;在下立体介质板内设置的金属圆柱阵列,和...
林展鹏
张光旻
杨阳
沈飞
输气管道泄漏区域时间反演自动高分辨率定位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气管道泄漏区域时间反演自动高分辨率定位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开发了一种新型定位方法。该方法,通过判断部分监测点的分辨率参数的大小,可以期望的分辨率大小,获取泄漏区域的信息。由于只需判断部分计算点的...
张光旻
宋钢兵
宋跃
李冰
梁家军
一种多分枝型贴片与横向金属圆柱结合的多频微带天线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分枝型贴片与横向金属圆柱结合的多频微带天线,通过在底层介质板铺设多分枝型金属贴片,利用谐波特性来实现多分枝结构天线的多频谐振;在上层立体介质板内横向设置一行等间距分布的金属圆柱,形成一个金属墙,隔离前后...
林展鹏
杨阳
张光旻
沈飞
一种新型压电智能骨料传感器封装结构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压电智能骨料传感器封装结构,包括模具,模具的上端装配有盖体,模具的上表面前端开设有插槽,插槽内插接有压板,插槽的左右两侧壁均开设有T型滑道,压板的左右两侧壁均固定安装有T型滑块,且T型滑块插接在T...
彭超
张光旻
唐善荣
文献传递
油气管道在线实时监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油气管道在线实时监测装置,其包括网络监控终端和若干压力传感器,若干所述压力传感器间隔贴附在油气管道的外壁上,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油气管道内部泄漏点产生的负压波;所述压力传感器通过通信模块与所述网...
孟延昭
郑一凡
张光旻
肖明杰
输气管道泄漏区域时间反演自动高分辨率定位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气管道泄漏区域时间反演自动高分辨率定位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开发了一种新型定位方法。该方法,通过判断部分监测点的分辨率参数的大小,可以期望的分辨率大小,获取泄漏区域的信息。由于只需判断部分计算点的...
张光旻
宋钢兵
宋跃
李冰
梁家军
文献传递
基于OVSF码的螺栓损伤超声波检测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OVSF码的螺栓损伤超声波检测方法,其利用多个不同的OVSF码分别调制线性扫频正弦波得到多个不同的检测信号,发射端的各个输入端口各自发射不同的检测信号;在接收端,每一输出端口捕获到的均是采用不同的OV...
张光旻
孔庆钊
严红光
文献传递
一种矩形槽结合单金属圆柱的多频微带天线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矩形槽结合单金属圆柱的多频微带天线,包括:辐射体、介质基板、金属地、馈线、立体介质板和金属圆柱;开槽以后的“T”型金属贴片,成为一个环形谐振器,结合顶层立体介质板中设置的单金属圆柱,连接介质板上下两块金属...
邓辉
张光旻
杨阳
沈飞
基于OVSF码的螺栓损伤超声波检测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OVSF码的螺栓损伤超声波检测方法,其利用多个不同的OVSF码分别调制线性扫频正弦波得到多个不同的检测信号,发射端的各个输入端口各自发射不同的检测信号;在接收端,每一输出端口捕获到的均是采用不同的OV...
张光旻
孔庆钊
严红光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改革
2017年
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有着诸多不足,学生很难真正掌握并利用相关知识。基于此,文章从观念与目标的改革、模式与方法的改革、考核与评价的改革三个方面探讨了电路分析基础课程的改革。
张光旻
关键词:
电路分析基础
课程改革
教学目标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4页
<
1
2
3
4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