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倩
- 作品数:7 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泸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银杏叶提取物联合视听觉综合训练对帕金森患者血浆一氧化氮、氧化应激指标水平和运动能力的影响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联合视听觉综合训练对帕金森(PD)患者血浆一氧化氮(NO)、氧化应激指标水平和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60例原发性PD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纽基础上联合进行综合视听觉训练,治疗3个月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血清中血管活性物质含量[NO、内皮素(ET)]、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丙二醛(MDA)]、运动能力[帕金森评定量表中运动检查评定部分(UPDRSIII)、Berg平衡量表积分]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NO、ET、SOD、MDA和GSH—Px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变,且观察纽患者NO、SOD和GSH—Px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ET、MDA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UPDRSUI积分显著降低,而Berg平衡量表积分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联合视听觉综合训练能够显著改善患者机体氧化应激水平,提高患者运动功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周莉江华沈流燕曾国利余倩邓楠
- 关键词:声刺激光刺激一氧化氮氧化性应激
- 硫辛酸结合度洛西汀治疗糖尿病伴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分析硫辛酸结合度洛西汀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性疼痛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1月收治的7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性疼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度洛西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硫辛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MNCV、PNCV和UNCV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缓解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辛酸结合度洛西汀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性疼痛,可改善患者神经传导功能,缓解疼痛,值得临床应用。
- 邓楠余倩
- 关键词:度洛西汀硫辛酸
- 缺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在大鼠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型脑病中的作用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型脑病(DEACMP)中的作用。方法 9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DEACMP组,空气组(AC组)及空白对照组(BC组)。采用腹腔注射CO法复制DEACMP大鼠模型,选取中毒后第1、3、7、14、21、28天为6个时相点,应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TUNEL法检测大鼠海马区锥体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海马区HIF-1α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DEACMP组大鼠与AC组及BC组比较,平均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第4象限运动时间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EACMP组大鼠海马区神经元凋亡指数于中毒后第3天开始升高,第7天时达到高峰,各时间点凋亡指数明显高于AC组及BC组。HIF-1α在DEACMP组大鼠海马区的表达于中毒后第1天时升高,第3天达到高峰,第28天仍有表达,而且各时间点表达均高于AC组及BC组(P<0.05)。结论 HIF-1α可通过诱导海马区神经元凋亡而参与DEACMP的发病。
- 余倩邓楠朱木林沈流燕周莉李经伦
- 关键词:细胞凋亡缺氧诱导因子1Α
- 促红细胞生成素在大鼠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型脑病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在大鼠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型脑病(DEACMP)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将90只SD级雄性健康成年大鼠按简单随机化方法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BC组)、空气对照组(AC组)、DEACMP组。DEACMP组采用腹腔注射一氧化碳法建立DEACMP模型,AC组在腹腔内注射等量空气,BC组不作任何处理。将3个组按染毒后第1、3、7、14、21、28天分为6个亚组。运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认知行为学改变,TUNEL染色观察大鼠海马CA1区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大鼠海马CA1区EPO的表达。结果 DEACMP组大鼠平均逃避潜伏期较BC组和AC组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EACMP组凋亡指数(AI)在染毒后第1天开始逐渐升高,第7天达峰值,并保持较高水平持续到第28天,各时间点均高于BC组和A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EACMP组EPO蛋白的表达从染毒后的第1天开始有较明显的升高,在染毒后第3天达到峰值,第7天后开始逐渐降低,各时间点EPO表达高于BC组和A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PO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中后期表达降低、抗凋亡作用减弱可能是DEACMP发病原因之一。
- 朱木林余倩陈炳达李经伦
- 关键词:MORRIS水迷宫细胞凋亡促红细胞生成素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机制被引量:1
- 2014年
- 的发病率和致残率,在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同时,增加了患者家庭及社会的负担。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发病机制是由于局部脑组织血液供应突然减少或中断后导致脑细胞缺血、缺氧,从而产生相应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目前临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目的在于尽可能挽救缺血半暗带区细胞,但均不能使缺血性脑卒中后形成的缺血区神经细胞完全存活,而且由于受到时间窗的限制,溶栓治疗也不能得以广泛应用。近年来,对于干细胞移植的研究为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已有大量的动物实验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作为一种多潜能干细胞,能在体内环境中被诱导分化为神经细胞,发挥神经功能修复作用[1-4]。但对于其特殊的作用机制目前还存在着较多的争议。因此,BMSCs在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功能修复方面的机制已成为目前关于BMSCs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现将BMSCs在神经功能修复方面的作用机制相关研究综述如下。
- 余倩李经伦
-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缺血性脑卒中
- TCD发泡试验对偏头痛患者筛查卵圆孔未闭的价值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分析TCD发泡试验(c-TCD)对偏头痛患者筛查卵圆孔未闭(PFO)的价值。方法对2015年5月~2016年4月在该院住院的50例偏头痛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50例患者先后进行c-TCD以及经食道心脏超声心动图(TEE)检查,将TEE设为PFO的确诊标准。结果50例偏头痛患者中有30例c-TCD为阳性,TCD发泡试验分级为Ⅱ级的13例、Ⅲ级12例、Ⅳ级5例。30例阳性患者在TCD发泡试验后行经食道心脏超声检查,发现有28例患者存在卵圆孔未闭。结论采用TCD发泡试验(c-TCD)对偏头痛患者筛查卵圆孔未闭,安全、无创,其临床筛查价值较高,值得应用。
- 朱木林刘丹余倩
- 关键词:偏头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