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贵申
- 作品数:8 被引量:30H指数:4
-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 超声技术在评估冠心病患者外周血管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应用被引量:10
- 2017年
- 目的利用超声技术探讨冠心病(CHD)患者外周血管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沈阳军区总医院2016年1—4月临床上确诊为CHD的患者52例(CHD组),同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健康组),对两组研究对象均进行外周血管的超声检查。CHD组依据冠脉造影检查(CAG)结果显示累及的冠脉支数又分为3个亚组,其中,单支组17例,双支组16例,三支组19例。测量的主要内容主要有各段血管的管腔内径、内-中膜厚度(IMT)、收缩期血流速度(PSV)、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斑块的大小等指标,并估算斑块的Crouse积分。分析相关数据,探讨外周血管病变与冠状动脉疾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组比较,CHD组患者的颈部血管内径增加,下肢血管的内径减小,且随着冠脉受累支数的增加差异更显著;CHD组IMT、粥样斑块检出率以及斑块的Crouse积分均比健康组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简单相关分析结果表明,IMT、斑块的Crouse积分均与冠脉病变的Gensini评分有关,其中,颈动脉IMT、股动脉IMT、颈动脉斑块的Crouse积分、股动脉斑块的Crouse积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8、0.69、0.53、0.58,均为正相关。结论外周血管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之间有一定相关性,且随着外周血管粥样硬化程度的加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也随之加重。外周动脉的超声检查作为一种简便、有效、可重复性好的检查手段,可以为CHD的早期筛查、预防提供重要信息。
- 徐洋洋王效增周微微刘楠楠焦晓芳曹剑峰李贵申王莲玉邢小飞
- 关键词:超声冠心病外周血管内-中膜厚度斑块
- 超声评价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后右心功能变化
- 周微微王莲玉于海波李贵申隋仑徐洋洋梁延春
- 超声指导希氏束起搏患者房室间期优化研究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指导下优化希氏束起搏患者房室间期的效果。方法选取自2017年10月至2018年6月沈阳军区总医院接受希氏束起搏器置入的20例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为研究对象。超声心动图指导下记录并比较术前及术后不同房室间期的参数变化。结果术后3 d调节80~160 ms房室间期,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室射血分数与术前比较均有所减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心室间机械延迟、左心室充盈时间占心动周期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且房室间期120 ms时,左心室充盈时间最长。结论希氏束起搏可以改善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心脏运动同步性,超声指导优化房室间期简便可行,可获得良好的血流动力学效果。
- 李雪王星懿刘楠楠高越焦晓芳李贵申梁延春于海波周微微
- 关键词:超声心动图房室间期
- 实时三维超声评价缺血性二尖瓣返流心肌梗死患者左室局部收缩功能研究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评价缺血性二尖瓣返流的心肌梗死患者左室局部收缩功能的价值。方法选取自2017年11月至2018年7月于沈阳军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的67例心肌梗死合并二尖瓣返流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心肌梗死程度将38例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伴二尖瓣返流患者分为A组,29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二尖瓣返流患者分为B组,同时选取45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为C组。二维超声测量二尖瓣返流的流颈宽度及二尖瓣返流面积与左房面积之比,应用实时三维超声测量左室各节段射血分数,比较各组间相关参数。结果 A组患者二尖瓣返流面积与左房面积之比为(24. 90%±2. 34%),显著高于B组的(18. 20%±6. 68%),A组患者的流颈宽度为(4. 60±1. 04) mm,显著高于B组的(3. 00±2. 25) 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A组各节段射血分数较B、C两组均减小,其中,前侧壁基底段、中间段,下侧壁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下壁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及后间隔中间段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B组患者的下壁基底段、中间段及后间隔基底段、中间段较C组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实时三维超声技术可无创评价左室局部收缩功能,准确评估缺血性二尖瓣返流情况,为临床治疗及患者预后提供有效信息。
- 王星懿周微微王效增刘楠楠焦晓芳李雪李贵申于春海
- 关键词:心肌梗死缺血性二尖瓣返流实时三维超声射血分数
- 实时三维和二维斑点技术评价CRT-D治疗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
- 周微微王莲玉李贵申徐洋洋隋仑于海波梁延春
- 实时三维和二维斑点技术评价CRT-D在心衰患者中的临床价值
- 周微微王莲玉李贵申徐洋洋隋仑